OFS志愿者故事会丨愿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二)

小编说:

您期待已久的故事终于要继续更新了,上次为您讲述了玉明前两次参加走访的见闻及感受,这次将继续为您讲述他之后又参加的两次走访。

回顾前篇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

OFS志愿者故事会I 愿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一)


三次走访

2019年秋季,这一学期,小蓝高三了,想在孩子高考前再去看一看,于是又出发前往了大化。

在走访之前还看了一部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这是真实的讲述了山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家庭。想起了曾经走访时的光景与孩子,丝毫不差。这更让我深刻的思考了,读书,能改变什么?对于孩子,我希望孩子们可以相信,读书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自己不当家谁替你当?”

在黄大哥的访谈中,一个高一的小姑娘格外的让我们钦佩。她母亲已经出走多年,而父亲也在她临中考时候去世,家中已无长辈,哥哥姐姐因常年在外打工而不知道家里的事,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来说其实很残酷,但她却选择独立承担了起来,请着假独自做主为父亲料理了后事,过完头七才回学校学习、参加中考。最终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化县最好的“大化高中”。虽然生活苦难,但她却很阳光开朗,时刻面露笑容,我们很难想象她是如何独立如何坚强到这般地步,如何一人撑起了这个家,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一种历练,而这是当代年轻人所缺乏的“独立精神”,我们鼓励道,可她却说“自己不当谁替你当?”瞬间让我忍不住的想哭。

坚强是给外人看的,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很柔软,何况小姑娘呢?生活如此,只能让自己鼓起勇气,强大起来。

而在大山里,如同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此次走访中,还有一对兄弟,也让我们格外的心疼。

小龙和小冉同学:

“爸爸坐牢了,妈妈从小就走了没回来过,对于父母也没什么印象,我还有个弟弟,四年级了。”哥哥很平静的说。

“爸爸判刑20年,村里知道我们家情况,有扶贫工作,给我们家盖了两间小平房,平时就和叔叔、奶奶生活在一起。”

父亲坐牢,母亲出走,对于兄弟两人的生活来讲,这最为至亲的两个亲人几乎从小没了印象,生活如同孤儿一样,我们不敢想象孩子的童年,满是心疼。看着兄弟俩平静又冷漠的模样,我们知道孩子们或许是从小习惯了孤独,习惯了故作镇定,但他们终究还是孩子,这样的家庭过错结果全由孩子们承担,是何等的残忍但又无奈呢?

在临别七百弄的时候,金老师给七百弄实验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英语交流课。

从大化高中的访谈到七百弄到走访,我们深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而因为地处偏僻,教学资源的有限和缺乏良好的系统性教学,这里的孩子英语偏科十分的严重,能学好者寥寥无几,但孩子们都很积极向上,也都希望能够提升自己、提升基础。而金老师是来自武汉从事英语教研、教育多年的老师,此次的交流课也给孩子们制定的科学规范的英语学习方法,从听、说、读、写、练,循序渐进,希望能帮助到孩子们的英语学习。

其实得特别感谢金老师的耐心教学,给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生动的课堂。也特别羡慕金老师,倘若有一天我足够优秀,有能力教学孩子,那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奉献自己,扎根支教,为孩子们而教学。当然我们不能忘了每一位坚守山区教学的老师们,因为正是有了这些老师,孩子们才有了更多的读书、学习的机会,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都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可爱的人。

第四次走访

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谁也不曾想到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肆虐,企业停工,学校停学,社会的一切都停摆了。但对孩子们对牵挂一直不断。于是我们毅然的报名了巧家走访。

巧家的小徐也是我资助的孩子,今年也是高三,而今年春季走访也是最后一次可以见到小徐的机会,可惜因为疫情的影响,学校未能进入,这也是此次巧家走访最大的遗憾。

我们一直提倡着教育公平,但此次疫情的爆发,却让我们看到了山区孩子更多的不公与不易。

开学初期,疫情下学校停学但不停课,于是全国上下开启了网络直播课,看似红红火火,其实城里的孩子丝毫不受影响,而山区孩子本就教育资源落后,网络直播课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孩子说,家里没有网,需要爬到山顶才能接受到信号,而还有更多的孩子是家里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直播课更是天方夜谭,可我们都无能为力。而对于今年即将面临高考的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这公平吗?我们无法评论,可是对他们来说,有且仅有读书这一条路是最好的能走出大山的路。

每一次在山区,有很多让我们心酸的孩子,但同时也有着很多让我们为之钦佩老师和校长。

用坚守与创新凝炼教育之魂,这是对巧家三中的梁余才校长的最好的诠释。

在巧家,由于三中是在山坡荒草地上筹建起来的,所以当地人也常亲切地称呼梁校长为“拓荒校长”。而梁校长也时常讲:“教育工作是阳光工作,是良心工程。要把这一工程做好,除了坚守、行动,还要善思。

为了给孩子们良好的教育环境,梁校长也是用心良苦下足了功夫,优美的校园环境,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励志标语,让人置身于书香之境。虽然三中建校历史并不久远,但梁校长一直坚守在三中至今已有15年。

而在2015年,梁校长因在教育行业三十余年的坚持与操劳下,病倒了,被确诊肺鳞癌。即便是在与抗癌斗争中,梁校长也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孩子们的教育,不曾放弃,在治疗养病期间也不曾间断学校的工作。如今病情虽已恢复,但梁校长的嗓子也变沙哑了,他却依然一如既往的坚持在教育工作一线。也正是在梁校长兢兢业业的坚守与耕耘下,巧家三中在一次又一次中被刷新和提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育人先育师”,这是今年巧家走访中给我们又一次印象深刻的点,这也是药山中心学校王校长对我们反复提及的观念。

“最怕老师没有创新”、“老师也需要学习”、“学生成绩不好,不能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也要从老师身上探寻原因”、“如果老师不进步,学生又怎么能学得好”……

这些都是一路上王校长意味深长的肺腑之言。我们听过太多的赞美,但当听到王校长对教师队伍进行自我批判的时候,真的需要引发深思。确实,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亦是如此,当教师为人师表,当教师不断提升教研能力、教学水平、良好的习惯、严谨的教学,孩子们自然也能学得好,进步的更快,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习惯不好,没有自我提升,教学不严谨,孩子们在错误和不高效的学习带领下,自然也就难以出成绩。

在王校长的办公桌上,放着教育、教研类的书籍。王校长说,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如何教育、如何教学、如何改革,在办公室也学习,在家也学习,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带着老师们外出去学习、培训,去提升教研能力,提升教师队伍,因为那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好的成长机会。

山区里孩子偏科,基础薄弱,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存在的。如果说升入高中跟不上,那么我们就不能在高中去恶补,而是提前在初中就给孩子强化学习,加强基础教育;如果是初中不适应,那么我们就不能等到初中去解决,而是提前到六年级给孩子晚自习加强学习和适应;如果是小学基础太差,那么我们就不能干等着小学教育,而是幼儿园时期就加强识字学习……而说道这一切的王校长,依然是在高要求高标准于老师,而不是从学生身上找问题,并且身体力行的带着老师们进行学习、改革。

从王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的难能可贵的精神。相信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孩子们的未来也必将会越来越明朗。

 

故事作者–缪玉明


 从这两次的走访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山区孩子生活的不容易,也看到了乡村老师的坚持,而他们也将成为推动我们一直前行的动力。
精彩故事还没又结束,我们下周见!

您可以把您的故事以Word的形式

发送至邮箱:hr@ ourfreesky.org,

或者您可以添加小S微信:ourfreeskyxs,

将您的故事即告诉她。

故事题材不限(只要是与OFS有关的即可),篇幅不限。

期待着您的好文。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