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乐天下,生生不息”的中原大地 | 2025年春季河南邓州走访报告

走访时间2025年5月19日 – 5月20日

走访地点:河南省南阳邓州

走访任务:发放奖学金学生54人,发放金额81,000元;走访新增奖学金学生15人

走访人员:何长(队长),牛尧,蒋志斌,高飞

文 | 高飞

 

本次志愿走访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走访地是邓州市。邓州是河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户籍人口180多万,常住人口120多万,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范仲淹曾在这里任知府,在此期间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巅峰。

整个走访期间,我们看到了在新时代下“忧乐天下”的精神传承,看到了文化自信和实践的力量。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薪火生生不息,不仅滋养着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也深深触动并鼓舞着我们每一位志愿者。

(邓州花洲书院 – 春风堂 – 范仲淹《岳阳楼记》诞生地)

本次走访志愿者一共4人,何老师、蒋老师和我都是常住北京,何老师是领队,经验丰富,蒋老师和我都是首次参加志愿活动,我们三人从北京出发,搭同一趟高铁。还有一个志愿者是牛老师,他常住杭州,这几天回陕西老家办事,办完事刚好从陕西直接去邓州。还有多位在地协助志愿者的老师,周主任、齐老师和王老师等,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使得我们能够高效顺利完成本次走访,这里再次表达衷心感谢!

本次走访周期为2天,任务是发放高中 54 名奖学金学生,进行面谈回访。走访新增 15 名初三学生(桑庄镇一初中、桑庄镇实验学校)。

具体安排如下:

1、5 月 19 日 面访新增走访的 15 名学生,并进行新增学生家访。

2、5 月 20 日 发放高中 54 名奖学金学生(邓州一中 38 人,邓州二中 7 人,花洲实验学校 4 人,湍北中学 4 人,湍南中学 1 人)。

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我们都到了邓州。当地老师非常热情,提前了解了我们的任务和行程,我们盛情难却。周主任和齐老师已经在我们要住宿的地方等着见面,王老师开车去车站接上了我们。到了住宿的酒店,在大堂和几位当地老师见了面,老师们也对此次活动表达了感谢,介绍了邓州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比如范仲淹和花洲书院的故事,南水北调的水源头丹江口水库的情况。当下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部分留守学生遇到的困难,这些学生又都是非常优秀,他们刻苦善良,价值观很正。邓州农村的情况也代表了河南整体的情况,这里是平原,在全国一盘棋之下,这里充当着国家粮仓的角色,保卫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农业上,一亩地在丰收的情况下收入1000元左右,每户按10亩地算,年收入1万。也有农民种洋葱,今年价格一斤1毛多,价格上不去,再去掉各种种植成本,甚至还要赔钱,而我们这里超市的洋葱价格基本到了一斤2块左右,也被中间商赚取了不少。农民不赚钱,必要开销却不少:有些困难家庭,有人得了慢性病、大病,总要治病的,就得花钱,还得借钱;还有遇到一些变故的,比如有人离婚或有人去世,对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了;还有些2胎以上的家庭,几个孩子同时上学,父母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了;农村里还有些必要的人情往来,细枝末节都要花钱。

农业之外的发展偏弱一些,这些父母只能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这就造成了留守孩子和老人的问题。这两年,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些父母缺乏技术能力,只能在外面做一些简单和不稳定的工作,有时候在外面也很难赚到钱。我们感动的是,在这样不富裕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非常懂得珍惜和感恩,努力坚强地守护着自己的梦想!何老师走访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他说公益有时候有盲区,比如人们普遍认为中部平原地区,有地理优势,应该相对富裕一些,而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是被大家忽视了。

在接下来的行程里面,我们持续深刻的感受着这些巨大的冲击。

第一天我们走访新增 15 名初三学生的家庭。我们分了3个小组同时进行,地点就是桑庄镇的几个农村。齐老师、牛老师和我一组,去走访桑庄镇实验学校的6个学生。去村里的路上,两边都是金灿灿的麦田,望不到边,今年应该能有好收成,也算是稍微安慰一下这里的人们。

再有1周多时间,就该收割了,已经机械化了,据说是陕西过来的收割机进行作业,没有问为什么不是本地的。到了村里,路上的人不多,可能气温太高了,这两天就38度了,有点空荡荡的感觉。齐老师电话问了几回,才找到一个个同学的家里。

来到A同学家里,他是单亲家庭,自己和一个妹妹随了父亲,还有两个孩子随了母亲。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去外地打工,还得照顾两个孩子,在附近邓州高铁站当保安,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工资水平不高,家里房子是老式房子。

A同学父亲知道我们过来了,和队长请了一会儿假来了趟家里,说起自己的孩子,学习很刻苦努力,成绩很好,很懂事,眼里很会找活,回到家里,自己收拾家务,地里有活,也主动去干。

在学校见到了A同学,比较腼腆,担任班长,和同学朋友相处较好。喜欢读名著,读过《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水浒传》等。他不感到悲观,规划着考上理想重点高中。

又来到B同学家里,家里孩子多,爷爷奶奶都需要常年吃药,有年轻时留下的病根,爷爷腿脚不灵活,一只眼睛渗血看不见,父母在云南务工,父亲修摩托车,母亲在父亲身边做饭,整体收入微薄。

B同学成绩优异,好学,喜欢读书,并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如遇到难题,和同学朋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不强加自己的意愿到别人身上,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提高。

新增走访相对顺利,当天下午3点就结束了,我们回到酒店整理资料。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我们还有时间,临时决定晚上去一中发奖学金,一中共38人,趁着晚自习的时间,尽量不打扰高中生的学习。每所校园,都透露着严肃与活泼,教育是神圣的,这里是祖国的未来。崇高的标语,要求同学们要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强基远志。

具体和每位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清晰了解自己的处境和压力,优劣势,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比如记英语单词困难,物理知识点太多不好掌握,有时晚上大脑兴奋导致失眠等问题。我们能帮助的是去和学生共情这些问题,鼓励他们保持节奏和心态,全面梳理问题,逐个进行深入分析。

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些学生背后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主观上担心的同学们可能会有的忧愁与烦恼,并不存在,他们依旧是非常的纯真、善良与美好。

这次走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藏在生活褶皱里的温暖。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困难一直都在,忧乐天下的精神也一直在,滋养着后人积极向上,努力前行,每个人不管是做好自己或是去帮助别人也都正确,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好。愿往后日子里,我们能心怀“真善美”并肩同行,让这份温暖与善意如同山间清泉,潺潺不绝,生生不息。


【OFS助学金&初中升学奖学金项目】

以助学金及初中升学奖学金两种方式,为乡村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初中升学奖学金意在支持山区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困难学生。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校老师的推荐遴选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愿意继续读高中的初三学生,由学生本人申请,志愿者入户走访核实在学生考入高中后持续结对至高中毕业,按1500/学期的标准进行发放。

成英公益基金会小程序上线的奖、助学金学生,目前还有160名学生待结对,欢迎大家结对或宣传扩散给更多的爱心人士,让这些学生有机会结对,顺利完成学业。

发布|2024年12月194名待结对学生上线,欢迎一对一结对支持他们完成学业!

2025年春季学期的奖、助学金汇款工作已经开始,请各位捐赠人留意短信或者邮箱的汇款通知,请在收到汇款通知后尽快汇款。

通告丨致OFS一对一结对志愿者告知书(2025年春季学期))

成英公益基金会再次感谢各位捐赠人及爱心企业的支持!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