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OFS助学走访实录 · 广西大化

文 | 缪玉明 (2018秋OFS广西大化助学走访志愿者 OFS-S-2018101)

我为什么要助学

这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访,第一次走向前线。

回忆起大约从2010年辍学打工开始,我便陆陆续续关注和资助山区孩子。也很庆幸,也很感动。

期间孩子们给我写过信,给我打过电话,也每次都能给我报喜(成绩总能稳步提升)。孩子们真的是特别单纯和心存善念与感恩。

这一次有缘可以参加ofs的助学走访,一来是想到一线为孩子们做些事,真正的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二来,也是想看一看我资助的其中一个孩子,正好就读于大化的学校。

那么我为什么要助学呢?

也正是因为我早早没有读书的经历,从最开始的打工,到后来自学、北漂,即便是努力学习了一定技能有了经验,但在当下大学生遍地的情况下要同台竞争,没有高校背景便已经输在了起跑线,鲜有机会和优势。职场不是慈善,很现实。一路波折下来才深刻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

所以情系于助学,希望孩子们可以拥有圆满的学生时代,不留遗憾。

如今的资源已经相当的丰富,机会也很多。很多时候,其实只要多努力那么一点,孩子们的起跑线就可以高一点。我不希望孩子们只是仅仅因为现实的经济问题而错失了读书的机会。也许,一个小小的读书机会,便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缘分相遇

也许这是缘分吧,在北京到南宁的火车上巧遇了同样到广西参加走访的队友湖南蛙哥。

同样的信念,同样的目标,在同一列车上相逢了。

后来才得知,蛙哥听力不是很好,但是蛙哥的坚持和努力却是真的很让人感动。

与山竹赛跑,我们风雨无阻

17日,我们集结整装出发。

之前山竹肆虐了香港、广东,一路往广西袭来,也许是老天爷也为我们要做的事而触动了,山竹也变得温柔了起来,到达广西持续减弱了。

在南宁本地的美女志愿者嘉怡的带领下,一大早便驱车赶到了广西大化县,除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来降暑消温,丝毫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一切顺利。

大化二中与大化高中

17日下午,我们直奔第一站,大化二中。

令我意外的是,学校的教学楼工程、硬件设施几乎与城里没有什么区别,教室里配备投影仪,课程也用ppt讲解,完全没有落后的感觉,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地方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和建设,还是很值得高兴的。

大化二中的任务只有4个学生,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


学校有一处文化廊,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里展示了很多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给我眼前一亮,可以说在同龄人中相当的优秀。

刻板印象中,学校都是只注重应试教育,很多学校鲜有重视艺术、体育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书法和美术,但是升入中学后便很少有机会去学习艺术,因为应试教育,学校以升学率为主,看到二中学生这么多优秀的作品,羡慕而又高兴。

学校可以多元化培养,支持和重视体育、艺术,培训孩子的兴趣,在当今应试教育只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值得点赞。

17日晚上,大化高中。

一进校园便是灯火通明,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学习着,整个校园充满着紧张而又热血的感觉。

大化高中共有三十多名学生需要发放助学款,我访谈了11个学生。

其中就有一名我资助的学生,给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他的乐观和超出同龄人的懂事、成熟。

起初就是因为看到他的乐观和坚持才决定了资助他,希望他可以完成学业。

他的学习欲望和目标很强烈,中学时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由于农村父母观念和感情问题,家里一直对孩子的读书不重视,但是他却一直很乐观并很努力的去争取和感化父母。

虽然进入高中后因为乡村教育的差异,成绩不如初中,但是能看到了他在高中学习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有在进步和提升,非常的不错,而他也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不断的去克服自己不足,让自己成长。

最让我感触的,就是他的乐观的笑容了,不论是什么环境,什么困难,什么事情,他都能乐天派的微笑和阳光。

想来,其实我和他经历差不多,只是我没有他那样的乐天精神,也是惭愧啊。

2个小时的访谈,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定位和目标很清晰,有想投入教育做老师的,有想学医的。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找老师或者已经上大学的哥哥姐姐辅导。所定的目标也并非夸夸而谈,而是非常实际的每门课程逐步提分。

也有小部分学生偏科比较严重,学生表示进入高中后,上课有些跟不上,有些听不懂。所以我在想,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问题?还是由于在乡村读小学、初中时教学落后导致基础偏低?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的很努力,他们希望能读书改变命运,回报父母。

另外一个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我访谈的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有给资助者写了信,他们都非常感谢资助者给予的帮助,也十分愿意和资助者沟通并汇报成绩,聊一聊心里话,听一听资助者的话。

当然我也收到了他给我的信,很开心。就在当晚,我资助的两个四川的小学生,也给我发来了上学期的考试成绩,都考得十分优秀。

学生写给OFS结对人的信

七百弄乡的点点滴滴

18日一早,我们便徒步走到大化客运站,将近坐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了七百弄乡。

我外婆也是住在有山的地方,但是真正自己坐车进入到七百弄后,才明白了山区并不是我想想的和以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是正正的层层山峦,大山深处。

就这么一刹那,脑子想浮出了一句话:“外面的人想进山,而里面的孩子却要努力才能走出层层大山。”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资源等其实真的很大。

一路上山路崎岖,蜿蜒曲折,想象着孩子们要“走出”大山,真的不容易。

中午到达了七百弄乡,看到了七百弄乡实验学校。这是一所9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都在一起。也是同样给我眼前一亮,校舍和操场都非常的不错,到了大山才发现,其实国家政府真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很多,即便是这样的山区里,孩子们在硬件、校舍上都能享受到,并没有太差。

除了这所实验学校,副校长还说到,下辖还有很多的教学点,因为山区大,乡村分散很多,很多很远的地方不方便,所以学校在很多乡村就近设置和修建教学点,有些还在不断扩建,方便学生。真心应该为此点赞。

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是正好是饭点,孩子们正吃着国家提供的营养餐,非常不错。看到我和蛙哥,孩子们一点都不陌生,迎了上来,对着我们热情的笑了,我随手抓拍了这张,后来再看到这张照片,看到孩子淳朴、青春的样子,心都被融合了,这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完全不一样,也许条件不好,但是可以看出孩子们确实是真的玩的开心,那种很洒脱自在,没有一点的娇气。

下午我们开始了家庭走访,人数多,村子分散,我们便分三路各自走访,我在蓝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走访任务。

一路上,蓝副校长也给我简单的介绍了下学校,带我看了下辖的教学点。在交谈中,也得知,这里的学生多,但是老师却十分的少,师资匮乏,他也亲自带着好几个班一天要上好几节课。

听到这其实心里还是很心酸的,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硬件设施、校舍建设在当下几乎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最难的恐怕还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一路上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大山。在高处一点的时候,一眼望去层层不断的山峦,望不到边际,想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里不免感慨。

穿越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听蓝副校长说,很多孩子没有父母接送,只能自己走着山路上学。这立刻让我想起了我们老家的情形,甚至高中学校,一放学,校门口满是来接学生的家长,高中生明明已经可以独立了,住的也不远,可还是家长接送。 还有一个朋友,考上了大学,开学的时候,家里亲自开车从老家送到了外省学校,想来不免觉得有些滑稽了。

到达了第一个学生家庭,父亲不在家,在广东打工,母亲则因为生病后离家出走无音讯,爷爷奶奶都去世,整个家庭就依靠父亲一个人,家中两个小孩都在读书。

这是已经不能住人的老房子。

这是刚盖了没多久的新房,但是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床和简单都厨具,其他什么都没有。

后来蓝副校长又带我走了一户学生家庭,当时看到的时候,真的不敢想象,这是一对双胞胎都家庭,父母双亡,经济来源只能是靠爷爷奶奶在林场看树打工赚取一点,孩子周末只能由八十多岁都太奶奶照看

家中也是什么都没有。

在回学校的一路上,百感交集,这样的生活场景和家庭情况,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和体会到。

当城里当孩子因为吃不到零食,玩不到玩具而哭闹一下就有人能宠着,而这里的孩子只是生存了下来,却谈不上生活。

孩子终究要长大,而他们也只能依靠自己,没有任何其他办法,但是他们很努力。

晚上到了学校便开始和学生访谈。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和白天看到活泼生动的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少数孩子在沟通的时候显示出了低于同龄人的认知,十分的稚气。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不知道家庭地址或者爷爷奶奶名字,这让我很惊讶。

但是想来或许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乡村教育本身师资力量薄弱,这些孩子大多又是家庭父母有亡故或病残,很难有家庭教育这一说。

总结

此次走访下来,相对比计划的时候顺利很多,但是一路下来所见所闻,却比想象中的更现实和残酷。
山间有美好,但是也有太多的心酸与无奈。我不知道未来有多少孩子可以真正走出大山,能知识改变命运,但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孩子都很努力,也许有些最终会迫于家庭原因选择打工,但孩子们的努力远比城里的孩子大的多。

百年前,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十分信服这句话。所以教育为本,只要孩子们能多读书,我们多付出一点又何妨?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不读书却是真的落后于人,所以我不希望孩子们仅仅只因为经济问题辍学,只要有机会,只要孩子想读书,给孩子一个机会,也许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愿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O:188-178-178-89
关于我们: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乡村教育民间公益组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