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九年后丨8·8地震的公益思考

文丨土雪

8月8日九寨沟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对公益领域的关注。

在随后的新闻中我们看到:“科技日报成都8月8日电(记者盛利)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由四川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和该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其中通过手机、专用终端等为成都市提前71秒预警,为甘肃陇南市提前19秒预警。”

“英国广播公司9日报道称,中国已从震区附近的西部战区派出1285人前往救灾,报道配有多张中国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官兵赶赴灾区投入救援的画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第一时间关注四川九寨沟地震的消息,并关注解放军赶赴灾区实施救援的情况,并称目前已有超过400辆消防车辆、1100名消防人员赶赴灾区,他们携带了55台生命探测仪、30只搜救犬和24台发电机。”

地震发生,人们总会想起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9年过去,政府在地震预警、抗震救灾响应、部署、救援行动彰显出了迅速高效。民间公益组织在此次救援中,从自媒体的信息来看,也是愈发规范和高效。

很多人认为2008年是中国公益的元年,非主流的公益,在那一年走向了公众的视野。反而我认为这一年是这些年来公益行业发展最粗暴、混乱的一年,每个人身置其中都有体会,人们对公益组织的质疑、不信任。我们看到了各种乱象(比如“郭美美事件”、比如诈捐),但是正是这样的野蛮生长,才促进了政府下定了决心最终推动了立法。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我国第一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法律,也是我国慈善领域的基本法与综合立法。此前一日,民政部发布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民政部令第58号)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59号)。

但是,慈善法只是在方向、框架,在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方面,都需要更具体、更详细的条例和规定。比如,就拿慈善组织的这块来说,单单登记、注册这一点,慈善法已经实施一年,在各地各级的主管民政部门还未有从简单、便捷、常态化,登记注册不但各地有各地的规定,而且似乎有更困难的。如果慈善公益组织能在登记注册这块有详细而方便的管理规范,推动民政部门窗口常态化相信会促进慈善公益行业的发展。

《慈善法》的实施未满一年,就在正式实施的3个月,发生了“罗一笑事件”,这对于本来就脆弱的公益慈善行业又是一个冲击。公权和私权、公益和商业、互助和求助等等,都在拷问个每位国人。2017年7月20日,民政部发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标准编号为MZ/T 088-2017)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标准编号为MZ/T 087-2017)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正式稿(第406号公告),自2017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政府在慈善募捐方面的一个有效值得称赞的举措。

看的出来,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也一直在朝前走。但是,有法可依之后,个人认为普法和执法方面也很重要。民政部门的窗口,即便是在首善之区北京,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之后,也没有完全依法办事,更何况全国3000个县市的民政部门,情况可以想象而知。

在芦山地震的时候,听说有的孩子收到过10多个书包,这家机构发完,那家企业去发。大家难道只会发书包?难道孩子们只有这个需求?每家公益组织如果能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不再追热点、曝光,并且有自己的专业性,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这次九寨沟地震之后很快就成立了公益组织联合办公室,信息共享、分工协助,不但高效、快捷、有序、专业的投入了抗震救援工作,更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2008年512地震之后,据媒体报道涌入了百万人次志愿者。而9年后当初那些地震发生正在母亲肚里的宝贝或者刚刚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经在上小学3、4年级了,可是,还有人在持续的关注他们吗?还有多少公益组织在持续的开展相关工作。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是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台中县、南投县为主震央区域,受灾特别严重。台湾唯一获得Super教师奖、Power教师奖、师铎奖三冠得主王 政忠老师是南投县爽文国中教导主任,他在今年的新书《我有一个梦》里有这样一段文字:2015年5月16日,从四面八方而来赶赴考场的少男少女正是那夜被紧紧捧在怀里的胚胎或者雏形。这届国三,是爽中从谷底翻转逐步而上以来,学科成绩较前后几届最不理想的。看到这里我想,如果有人就这个现象去做些研究和调研,对于512那年出生的孩子会是很好的关注。

总体上来讲,我认为目前国内整个公益行业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公益组织的生产力和效率有待提升、公益人才的培养有待提升、公益行业的产业链还未形成、政策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前福特基金会资深官员何博士项目资助标准是:有创新、宜推广、可复制、参与式。我想,这既是何老师项目资助的标准,也是很多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努力的一个方向。

正是因为现在公益行业的现状堪忧,但是也说明了机遇和未来发展的前景广阔。希望公益行业是一些“非主流”的参与的观念能早扭转,人才谷地能早日突破,这些年很多公益组织期望的公开、透明、高效等能变成真正最基本的要求和原则,那么不仅仅是公益组织的成长,公众能更便捷的参与,更多服务对象受益。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