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时间:2025年4月9日 – 4月11日
走访地点: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
走访任务:发放奖、助学金学生35人,发放金额52,500元,走访新增奖学金学生20人
走访人员:王欣(队长),常慧灵,浦建荣,郭鹏,杨长辉
文 | 杨长辉
4月9日11:30,飞机降落昆明机场,与已经先期抵达的郭鹏老师汇合,浦建荣大哥决定立即出发赶往屏边县,取了租好的车子,我们三人出发。车子离开昆明市区,就行驶在起伏的群山里,全程高速一路畅通,到达位于中越边境的屏边县,让人感慨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
我们这组的另外两名组员王欣和常慧灵是下午15:30才到的昆明机场,预计到屏边县城要晚点,考虑晚上在屏边一中还要发放奖学金,所以晚饭我们三个人等了一会决定先吃了,七点钟我们正在吃晚饭,收到王欣的消息,约好19:50直接在屏边一中大家汇合,我们赶紧吃好饭,马上往学校去。
走进屏边一中,学校里灯火通明,学生们正在晚自习。学校的钱老师领着我们到了教室,随后高一高二的学生就到了,接着高三的学生也来了,学校的组织工作衔接得很好。我们这个走访组除了我,其他4位老师都不是第一次做志愿者,迅速进入状态开始跟学生面谈。看着这些学生,我的最大感受是他们的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这样清澈的眼睛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已经很难见到了,有对生活的渴望,学习的期盼,也有对前途的迷茫和思考,这样的眼光在我们接下来走访的三天里一次次感动了我。
陪同的钱老师跟我介绍,这些同学学习几乎都很认真刻苦,但是基础普遍很薄弱,很多都是大山里的学校考到县城来读书的,读了高一居然还不会英语音标的大有人在。面谈一会以后,考虑到高三的学生学习时间的宝贵,王欣决定先发放奖学金,然后让高三的学生优先面谈,让他们尽快回去学习。36个学生合影、发放奖学金,每个人都要单独拍照建档,逐一面谈,全部结束已经是21:50。站在校门口离开的时候,王欣问哪里还有吃东西的地方,我们才知道他和常慧灵老师从昆明机场赶过来就直接开始工作了,居然晚饭还没吃。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们就出发了,今天要走访两个乡村学校:白云乡中学和新华乡中学,时间还是紧张的。县城到白云乡中学的路在维修,我们走了另外一条小路,60公里的路程开车花了两个半小时,全程都是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真是很难想象山里的孩子到县城来上学的艰辛,这两个半小时只是到乡中学的路程,他们很多是居住在更远的大山深处的。
到了白云乡中学,学校的白老师已经在等我们,同学们正在摸底考试,在我们到达10分钟后刚好考试结束,需要走访的10个学生马上被通知来到了会议室,我们开始了逐一面谈。这些初三的学生,跟昨晚的学生不一样都是第一次接触我们这些志愿者面谈,明显更拘谨一点。白云乡中学的校园里,有好几处仿古的篆刻对联,都是励志的内容,这些大概也是这个学校学风、校风的体现吧。
按照安排,这10个学生我们都要实地去他们的家庭走访,跟白老师商量了一下,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分两个组,根据学生家庭地址分两条线路分别走访。
中午吃了一碗米线,开始走访学生家庭,去山村的路明显比上午的盘山路更不好走,几乎是只能过一辆车的路,好在全程很少遇见会车的情况。我们的第一个走访学生ZJM家住底土村,蜿蜒开到没有路的地方,带路的老师才说目的地到了。村子里散落着10户左右的民居,普遍情况很差,几乎看不见在家的村民,ZJM父母在外打工,留的是奶奶的手机,但是怎么打都没人接听,家里也没有人,花了十几分钟实在找不到好办法,还是浦大哥有经验,建议去村委会了解一下他们家的情况,于是车子掉头往回开,去村委会才了解到了他们家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学生ZJY,家住大松树村,是白云乡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村容村貌还是不错的,走进ZJY家的院子,窗明几净,虽然沿墙一排是猪圈,但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异味。她的父亲老郑介绍,家里经济条件本来还好,夫妻俩养了30多头猪,但是今年遇见猪瘟,一个月前,养殖的猪全部死光了,一下子家里的经济变得很困难。大儿子还在昆明读大学,家庭经济负担很重,说起女儿下半年也要读高中,老郑表示只要女儿考得上高中,贷款也要给她读书。据介绍,当地这样的家庭还不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有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境。
我们走访的YZL和XBL家都是太平村的,YZL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在广东打工,我们走访了他的爷爷,通过交谈,发现他的爷爷对他的情况了解很不多,这样的留守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关爱还是很缺失的,在我们的走访中,这也不是单独的事例,还是比较多的。XBL的父母倒都在家务农,家里有一辆二手汽车、一辆摩托车、一辆机动三轮车,还有一头骡子,通过交谈,发现他的父亲也是干农活的能干人。
白云乡中学的家庭走访完成后,我们回到学校,另外一组王欣他们也刚刚回到学校,这个效率真是杠杠的。马上出发,去新华乡中学。一个半小时到达新华乡中学,这里离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区比较近,乡镇建设看起来也比白云乡要好一点。
新华乡中学的顾主任也已经做好准备在等我们了,考虑第二天就是新华乡赶集的日子,怕村民出来赶集家里没有人,我们商量以后决定马上先去走访家庭。考虑山路不好走,帮我们带路的石老师自告奋勇开他的车,乡村学校的老师这次给我们走访的感受是很认真负责的。
半个小时到了田冲村,YXH的父亲已经在路边等我们,车子开不到他们家院子,我们下车又走了10分钟到他家里,就是两间平房,还是扶贫资金帮助建的,一间是夫妻的房间,一间是堂屋兼两个女儿的卧室,读小学的小女儿睡角落的小床,YXH的床用一个旧木柜挡了在另一个角落,这个家庭的贫穷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触目惊心。YXH的父亲是个很弱小的男人,夫妻俩在家务农种玉米、生姜,今年还开始种菊花,去年收入2万不到。
再赶到石洞门村YLH的家,他们家也是建档户,房子也是扶贫资金建设的。YLH母亲今年第一次外出去广东打工了,父亲在家务农照顾小孩,YLH是大女儿,二女儿今年读初一但是年初辍学了已经外出打工与家里没有联系了,老三是儿子读小学五年级。他们家种植了3亩地不到的玉米、生姜,还租种别人家7、8亩地,还养了4头牛和3头猪。通过交流看得出,她的父亲干农活还是勤快的,只是深山里的各种制约让他们很难走出困境。
走访结束,回到乡里,已经八点钟了,因为时差的原因,天还没黑,看见了美丽的夕阳,深山里风景很美,可也很无奈。
第三天,先去新华乡中学与10名学生面谈,感觉志愿者都是心理学的老师,在给学生面谈的同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坚强面对人生。
面谈结束,还有两个需要走访的家庭在我们回程的路上,石老师开车跟着我们车一起出发,走访结束了他就一个人回学校,我们就直接回程了。
菲细克村,一个名字很美的苗族村落,LRM的家就在这里,这个家庭有9口人,夫妻俩,大儿子夫妻,二儿子夫妻,看着那么年轻的小夫妻,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他们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吗?而且孩子都生了两个了。LRM是最小的女儿,他的父亲说起她的学习也是迷茫的,我感觉他不是很支持孩子读书,生活的困境消磨了他进取的心思。
这天走访的第二个家庭,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老人在家,这次的走访,这里的家庭几乎就是两种状态,要不父母外出打工,要不是在本地务农,他们的经济生活单一而脆弱。
走访建议:由于资金还有走访条件的限制,目前走访的初三学生,考上屏边一中才能拿到奖学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都能给予帮助。
【OFS助学金&初中升学奖学金项目】
以助学金及初中升学奖学金两种方式,为乡村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初中升学奖学金意在支持山区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困难学生。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校老师的推荐遴选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愿意继续读高中的初三学生,由学生本人申请,志愿者入户走访核实在学生考入高中后持续结对至高中毕业,按1500/学期的标准进行发放。
成英公益基金会小程序上线的奖、助学金学生,目前还有173名学生待结对,欢迎大家结对或宣传扩散给更多的爱心人士,让这些学生有机会结对,顺利完成学业。
发布|2024年12月194名待结对学生上线,欢迎一对一结对支持他们完成学业!
2025年春季学期的奖、助学金汇款工作已经开始,请各位捐赠人留意短信或者邮箱的汇款通知,请在收到汇款通知后尽快汇款。
通告丨致OFS一对一结对志愿者告知书(2025年春季学期))
成英公益基金会再次感谢各位捐赠人及爱心企业的支持!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