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报告|小小的善缘,温暖的点滴

小小的善缘,温暖的点滴
By:黛西lmq

走访时间:2017年4月5号至4月7号
走访地点: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
走访人员:孙队长,许老师,老佘,江豆儿和我
走访任务:东腾奖学金的发放(20名获奖学生);初中升学奖学金申请学生的面谈和家庭走访(候选人15名);16年秋季新增学生补充资料收集;玉龙五中,玉龙一中和玉龙民中的奖学金发放和学生面谈(27位学生)

《亲爱的三毛》中曾经有个读者问三毛,是什么支持着你浪迹天涯,三毛的回复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对大地万物的那份欣赏。我想这是对旅游最好的解读。初识OFS源于支教的想法,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勇气有的时候就是瞬间的闪念。想要参加OFS助学走访,除了被志愿者的正能量磁场所吸引,也是出于对未知的一份猎奇心理及增加自己阅历的想法。阴差阳错,竟然如愿加入了云南玉龙的走访小组,且是唯一的一位新队员,不得不说人品大爆发,太幸运。出发前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事实证明,三天行程的所见所闻于我确是一趟求知之旅,真实的“故事”自有雷霆万钧之力,那些触动我的希望亦能触动你。

走访行程:
Day1:
我们的队伍一行5人,于4月4号晚在丽江束河阿霞的欣忆古田园客栈集合,阿霞也是OFS的志愿者,淡淡的文艺气质,宛如仙女,我们的住宿还是一如既往地由她赞助。村庄静谧安然,客栈清悠素雅,去旅游的话不要错过。
我第一个见到的是退休的许老师,她从上海过来,坐了3天的火车,依旧精神奕奕。她已经是第4次走访了,乐心公益活动,保持着年轻快乐的心态,旅游过40多个国家,走过大江南北塞外关西,人超级NICE, 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听她聊年轻时的拼搏和旅游中的各种奇闻异事让我直感慨自己的浅薄。外面的世界很大,懂得走出去很重要,拥有走出去的能力更重要。接下来,晚上迎来了来自甘肃的警察大哥孙队长和来自北京的小江同学,队长自带“太阳热心”体质,一丝不苟极其敬业,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发自内心地处处为他人着想,重的物品全程都是他扛着,那包得有50多斤重;小江同学多才多艺,拍照技术让我这美感指数为负的人相当羡慕,走访过程中的拍照任务就基本交给他了,报告的图片也基本是盗他的图了。接近晚上11:00才到的老佘幽默睿智,落落大方,无论你是谁,都能和他相处的舒服自在,可谓亲和力爆棚,他也是第二次来云南玉龙走访了。
当天晚上陆续集结完毕后,我们便先简要地做了相关的走访前的资料准备:将相对应的奖学金用已经准备好的信封装好,相对应要走访的表格分类好,并说明了接下来3天的大概任务行程。 聊天过程中队长聊到他资助的两个学生的情况让我震惊不已,也让我对OFS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Day 2:
4月5号一大早我们便乘大巴历时3个多小时到达鲁甸乡,沿途柔和的江水,一排排不知名沿江而设的树木,细软的滩涂,摇曳的油菜花和青稞,落隐落现的雪山,错落有致的村庄……词穷,不太会描写景物,总之很美,有种远离喧嚣宁静的幸福感。

第一天的任务主要是了解鲁甸乡镇附近学生的家庭情况,鲁甸中心校的老师们早已准备好了相关的工作材料在等我们的到来,并安排了相应的老师不辞辛苦地带我们到各个走访学生的家里.作为首次走访的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生们家庭条件的艰苦,房屋高度一致的简陋,破旧,拥挤,凌乱。一个房间往往挤着两三张床,破旧的衣物凌乱地堆叠着,如果不是老师带着来,你会以为这是被废弃的无人居住房。

瘫痪的老奶奶和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爷爷地坐在破旧的沙发上,想必承受的也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幸运的是,不管如何艰辛,依然还是能看到走访孩子们开朗乐观的笑容和父母一分一分踏实努力的耕耘,走访的时候孩子和家长大部分都在外干农活。于他们而言,或许这本就是生活常态。第一天的走访让我印象深刻的来自单亲家庭的一个孩子,母亲去世,父亲又杳无音讯,他跟着年迈的外公生活在一起,老人家瘦弱的身躯与所承担的重压形成鲜明的对比,透显着坚强和责任。
当天因行程和时间的需要,我们还去了计划之外的太平完小走访。太平这个村庄实则一点都不太平。村庄依山而建,房屋从山脚往山顶顺着山势一间间的坐落在山坡上,海拔高达1000多米,道路崎岖险峻,农作物耕作也是顺着山势自下而上,不仅加大了耕作的难度,这种耕作方式同时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进而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这里走访的两个孩子都是单亲,且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他们的成长缺失的太多。不仅是物资上,更有心理上的构建。

Day 3:
4月6号一大早早餐很丰盛,酥油茶配巨大的馒头,我只吃了一个,不过老佘非要说我和队长一样能吃,吃了一个半,虽然也只差半个。
当天我和队长,江豆儿一组走访的是鲁甸最贫困的吾丁石村,交通也最为不便利,村庄所处海拔高度3000多米, 风景却最为壮美。从鲁甸乡到村庄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坑坑洼洼的山路盘旋而上,山上还有未化尽的积雪,作为南方的孩子看见雪总是难以抗拒的,队长和老师特地中途停下来让我体验了下:

走进村庄犹如走进原始部落,满眼荒芜的田野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牦牛和矮小的木屋,这些矮小木屋就是村民们的居住房了,四壁透风,室内昏暗无光, 房屋里面除了床和政府扶贫发放的电视就没有任何其他家具或电器了,搁在地板上的简易铁架就是整个炉灶了:

村庄整体概况:村民们生活环境闭塞,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洋芋,木香,附子,燕麦等几种简单的农作物,靠天吃饭,今年因为大雪几乎颗粒无收,即使是丰收年的收入也在1000-3000不等;饲养着为数不多的牲畜,却也常因天气原因而冻死。孩子们上学要走3-4个小时,雪下到一尺深时就更艰难了,几乎无法行走。

走访学生家庭概况:
走访了13家孩子和2个看到我们主动要求新增资助申请的学生家庭,家长几乎说不上孩子的出生年月,也无法用普通话交流,全程靠王老师的翻译沟通,其中一个新增学生身份证上因家长报错出生年月,比实际年龄大了整整6岁,实际才15岁,后来在玉龙五中见到该学生,并将该学生的所有信息收集齐全,成绩特别优秀,队长开心的要飞上天了。她一双胞胎姐姐却已为人妻。
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单亲或孤儿:有孩子父亲进监狱了,靠着母亲支撑整个家;有孩子母亲杳无音讯,父亲又是哑巴,住房建到一半的木屋因为经济困难而暂停;还有父母都不在了,和外公外婆生活一起,外公又残疾,全靠外婆一人支撑;大多父母都身体不健康。其中还有一家超生的小孩无法上户口,上户口需要交上万元,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根本无力承担。
途中遇到一还不会说话走路的小女孩独自坐在房屋前,她的妈妈怀里还抱着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孩,无暇顾及她,我看到她时第一反应是她会如何长大?

走访完吾丁石村,我们在鲁甸乡的走访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Day 4:
4月7号一早我们便返回巨甸和玉龙发放高中生的奖学金,在巨甸遇一小插曲,一学生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下滑要求取消奖学金,淳朴的担当。后来经过许老师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我们对其的肯定,学生放下压力,欣然接受。然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返回丽江,去玉龙一中和玉龙民中发放奖学金。队长,许老师和江豆儿一组去玉龙一中,我和老佘一组则去玉龙民中发放9位孩子的奖学金,老佘凭借其去年来过的优势和孩子们套近乎,见到谁都大声招呼:同学们好,我记得你呀,你们记不记得我呀,我去年来过的呀;以其独有的幽默和亲和力很快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并带领孩子们做瑜伽,让孩子们讲讲自己最近最开心的事,教会孩子们减压的方法,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奖学金的发放也顺利完成。资助者们的爱心是无价的鼓励。接着和队长汇合后一道返回阿霞的客栈,完成最后一项工作,整合所有的资料。我们在队长的指挥下高效配合很快的完成了信息的整理。小江同学还特地敲了一把现学的手鼓庆祝任务的圆满完成,好听。

报告拖得有点久,三天的旅程,感受了大自然荒芜的壮美,感受了深山生存的艰辛,感受了孩子们懂事的承担,也感受了队友们的赤诚,这份遇见是小小的善缘,善己,善人,善心,那些温暖我的希望亦能温暖你.我们各自踏上归程,但这不是结束,期待我们更多美好的遇见。

1 thought on “走访报告|小小的善缘,温暖的点滴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