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2023年四川木里春季学期走访报告

走访时间:2023年4月24—28日

走访地点:四川木里

走访任务:发放2023春季学期奖学金68人、助学金264人,发放金额338,500元,走访新增15名学生

走访队员:杨柳(队长)、李洁、汤晓鹤、章剑超、荣瑜、高宇、朱明贵、 邓昊桁

 

文 | 邓昊桁

 

4月22日从成都出发,从西昌到木里,再到俄亚,一行8个人,历时6天,顺利完成了30多万助学金的发放和267个孩子的面访,整个行程充实而紧凑。作为第一次参加OFS走访活动的志愿者,我感触颇深:有对山区学生靠自身顽强意志走出山区的敬佩,有对民间志愿者大爱无疆回馈社会精神的感动,还有对当地政府教育振兴政策落地实施效果的惊叹。他们作为教育振兴政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执行者,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改变偏远山区的教育现状这一使命。

学生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生在平原地区的我通过这次走访才真正对这句诗有了切身体会。从木里到俄亚的山路不仅艰险,最重要的是山路都在悬崖峭壁之间,随时都有遭遇飞石、泥石流的风险,我们花了整整10个小时才从木里到达俄亚,可想而知这些俄亚大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有多么艰辛。

据一个资深志愿者介绍,大多数俄亚大村的孩子们生平第一次坐汽车就是去木里县城上学,因此很多都是坐着车一路呕吐到的县城。由于路途遥远、交通费高昂,为了节省路费,他们中很多人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小小年纪就得饱受思乡之苦。

本次志愿者走访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助学金发放、奖学金学生面访发放和奖学金候选学生家访,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学生面访和家访阶段。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会浮现出受访孩子们清澈中透着坚定的眼神。

其中,让我觉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一个俄亚大村孩子的面访。我问她除了读书以外,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她回答说养小草。我觉得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于是继续追问道“为什么呢?”她想了想回答道:“因为小草看似柔弱和渺小,但是它竟然能将那嫩绿的芽拱出泥土,掀翻头顶石头对它的束缚破土而出。要知道,那些可是比小草自身重量重10多倍的石头啊!每当我看到小草掀翻石头破土而出时,便会感到莫名的鼓舞和振奋。” 确实,小草想要破土而出需要掀翻比自身重量重10倍多的石头,谁不为这样生命的力量而动容呢?

其实俄亚的学生不正像这一株株看似柔弱却异常坚韧的小草么?交通不便的艰难,家庭条件的拮据、信息闭塞的限制,这哪样束缚不像是他们头顶上的那块阻碍在他们求学之路上的石头?虽然面临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却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顽强的意志突破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走出大山,改变自身的命运。这让我想到了袁枚的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志愿者篇——付出比收获更快乐,给予比接纳更心安

有句话说:旅行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一起旅行。我想志愿者活动亦是如此。这次俄亚的助学活动,有意义的不仅仅是活动本身,而是通过本次活动结识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志愿者。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某位志愿者大哥(此处由于隐私考虑略去姓名),他说他自己就是山村里出来的孩子,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已经自己创业当老板了。

有次我和他闲聊时问他:“当老板应该很忙吧,很多人宁愿多捐些钱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你能够坚持亲自走访做公益呢?他笑了笑回答道:“我就是靠读书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所以完全能体会到他们求学的艰辛与不易,我能一路走到现在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给予那些山区孩子一些支持和鼓励。乌鸦尚且知道“反哺”呢,我坚持亲自走访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想,这应该就是志愿者精神的传承吧!本身这位志愿者大哥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志气已经足以让我钦佩,但是更让我佩服的是在他自身通过教育获益之后,没有选择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心怀感恩地成为了一个“回馈者”和“反哺者”,主动地分担了一部分支持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使得志愿者精神得以薪火相传。正如《大学问》所唱:“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有梦想才是有意义的追求;成功不止付出与拥有,有承担才是最高的成就。吸收是为了奉献,才能承前启后。

政府篇——欲富先修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其实让我下定决心来木里走访,是因为之前看了香港TVB记者拍摄的一部叫《无穷之路》的纪录片,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用脚步去丈量祖国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

到达木里中学后,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学校文化墙上“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渠道”几个大字,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同时更是我们此次志愿者之行的主要目的。

由于地处山区,凉山州木里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在参与学生家访时我了解到,由于这里地处高原山区,天气干旱,土地贫瘠,因此农民只能靠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的耐旱农作物为生,几乎没办法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水果等经济作物,因此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就3000-4000元左右。再加上这里山高水险,交通闭塞,想要发展其他副业来增加家庭收入并非一件易事。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交通闭塞这个限制性因素,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木里县共完成758公里国家级和省级干线建设,建成29个乡镇708公里通乡油路,113个村1256.22公里通村硬化路,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两个100%”。

(从前的俄碧乡村小学,现在因俄亚小学已建成可供学生住宿的校舍,俄碧乡村小学现已弃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振兴的投入: 硬件设施上,政府加大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八年前俄亚小学还蜷缩在破旧不堪的平房里,没有学生食堂和校舍,就连教学桌椅也是破旧不堪。而现在,通过浙江湖州的对口援建,学校已经建成一座四层高的现代化教学楼,学生们不仅仅拥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拥有了干净卫生的食堂以及舒适整洁的宿舍。

软件支持上,政府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收入并向其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环境。十年前,教师工资为每月800元左右,而现在,就连普通的教师工资每月也能达到9000元左右。十年前,政府还为俄亚大村因环境艰苦工资过低“留不住人”而挠头,而现在 “回乡任教”却俨然成为从俄亚大村走出去孩子们的就业新风尚。

(俄亚小学新建的教学楼,中间黄色的文化柱上用中文和纳西族文字标注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几个大字。)

结语

 

当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振兴的“破局之举”和“治本之策”。只有让山区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才能让原本“如米小”的山区孩子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牡丹开”的机会。

PS:由于走访完成后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因此时隔一个月,我才完成这篇走访报告。不过,时间是个好筛子,会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最后附上一幅山区学生用当地纳西族语言描绘的画作,祝大家心想事成,诸事顺遂!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