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挽留代课老师

没有名分的群体

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的学校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没有任何“名分”,且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月收入只有800-1200元,却担负着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他们被称为乡村代课老师。

2006年,教育部提出,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随后,代课老师在部分发达省市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部分省特别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代课老师仍然存在。在近年的很多报道中,这些老师的真实情况已经越加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工资微薄、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文化程度一般不高,这已经成为很多代课老师们走不出的困境。

布若老师的坚持

布若老师从1994年9月被聘请到俄亚小学当代课老师,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着。99年因俄碧学校的民办教师去世,被调转到俄碧学校,教书育人到今天。工资从94年的每天3元到99年每天10元,蜗牛一般地增长到2012年每月800元(5个月一学期)至今。待遇别说和同伴教师相比,和农村的一个一般打工者相比也差的太远了,代课教师是“村里最穷的人”。

因待遇太低,家中也导致了早和兄弟分家。经济上出现了特困和妻子经常吵架,也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睥视。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自己的待遇高低,布若都克服着,一心一意的教学。多年的教学,让他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变成了与学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位教龄18年,头上也出现了许多白发的老师,已经成为俄亚小学民办教师一直教书到今天的唯一老代课,他还在坚持着。

他们存在的意义

诚然现在国家已经对乡村老师问题开始了重视,但是有一点我们还是不可否认,那就乡村老师的极其紧缺。在乡村各种条件比较贫乏的情况下,很多老师其实是不愿意去那里,当然也有很多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便会离开。

学生没人教,老师更换频繁等等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在他们心理上也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心理。“老师们是不是不爱我们?我们是不是没人要的孩子?等等。”这样的问题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然而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代课老师的心理其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一方面不舍得和学生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经济确实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种矛盾的心理又怎么能利于教学呢?因此,只有让这些乡村老师们得到经济上的保障,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才能真正的把心思全部放在教学上来。

代课老师的人生答卷

渭源民间作家寇倏茜一直关注着代课教师的命运。几年来,他骑着摩托车自费遍访了渭源的代课教师,写出了一本《乡村代课教师》的报告文学。书中引述了一首渭源山区的花儿(一种流行于甘、宁、青的西北民歌,比秦腔更为苍凉沉郁),用淳朴的语言传唱代课教师的工作:蓝天下的太阳花,代课教师最伟大,汗马功劳他立下(音同“哈”)名利不图不为啥,心上牵着山里娃。

“中国最后的代课教师,他们的教育生命即将终结,但他们的精神不死。我必须把他们记录下来,交给历史,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这么一群人,就像饿死在渭源首阳山上的伯夷和叔齐,代表着渭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寇倏茜说。

我们是谁

北京桃李天教育咨询中心目前运营的“我们的自由天空”(OurFreeSky,OFS Volunteer Organization)公益助学项目组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由“我们的自由天空”广大爱心志愿者联合发起的,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志愿者项目组。

网址:http://www.ourfreesky.org/

E-mail:info@ourfreesky.org

我们会如何使用这些善款

甘肃通渭至今还有四百多名代课老师;湖南通道有一百多名代课老师,他们继续坚持着用自己的肩膀撑起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责任。自2012年开始,OFS发起了乡村代课教师支持计划——中流砥柱工程。到2015年,已经是第四年。2015年,我们计划在甘肃通渭和湖南通道两地区,各选取60名代课老师进行奖励支持,每位老师每月1,000元,10个月工作时间,每人人民币10,000元,合计总筹款人民币:1,200,000元。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