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走访报告 | 那些希望与艰难,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文 | 赵鋆 【2018春季OFS甘肃走访志愿者 OFS-S-2018075】

走访时间:2018年5月13日-18日

走访地点:甘肃通渭、临夏

走访人员:叶霏(队长)、杨继伟、于桂娟、刘媛媛&小森林(6岁)、王芳、赵鋆、刘依群、王一洲;

中欧三好生班志愿者(共同完成通渭走访工作)

走访任务:为207位高中生发放奖学金,家访60户

发放总金额:310,500元

 

我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这是我的一次走访,虽然以前也做过多次志愿者,但类似的助学走访还是第一次参加,看过很多前辈们的走访报告,我把自己的第一次走访安排在了甘肃。

13日晚上集合,队长非非叶与老OFSer杨总大概介绍走访内容与工作安排。14日走访正式开始。在这一周里我们走访了通渭的马营镇初级中学、通渭一中、通渭二中,临夏的漫路中学、临夏县中学。在这里,我看到努力拼搏的学生们,认真负责的老师们,关心教育的教育局主任,为了孩子念书付出一切的家长。

通渭是一个文化气息深厚的地方,在这里,家家户户的明堂上都挂有字画,当地有着“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说法。家中有红白喜事,当地人大多也是送字画。有一户学生家庭,就挂有父母结婚时乡村们送的字。

一个学生在申请表的后面写道:长大了,待功成名就之后,我想像你们一样,兼做慈善事业,给世界送去一份爱。

一个学生的家庭,父亲得了腰间盘突出,无法干重体力活、外出打工,靠爷爷在外打工赚钱,为了让孙女读书,奶奶得了癌症,也不愿意去医院治疗。我们走访的时候,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父亲一边哭一边强调,他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忘本,长大了要报答我们,要回报社会。

学生家中

马营镇初中是个重视教育的学校,有自己的校风、校训、学风,有学校的书法协会和书画收藏室,教学楼的各处都展示着师生的书画作品。

下午下课后,天空仍然明亮,马营镇初中的学生统一在教室外读书。

通渭和临夏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经济上的贫困无法抵挡人们努力生活的热情,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那些必须直面的问题

在前一章中,我写的是在甘肃看到的希望之光,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但也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生源减少的问题。

走访的时候,马营镇的吴老师就一直说,因为当地的孩子越来越少,招生人不足,马营镇初中很快会变成小学,小学降为幼儿园。如果学校降级,那么当地的孩子以后念书就要到更远的县里念书了。这个问题不是马营镇一个地方的问题,在很多农村都存在因为生源减少而减少学校的问题,虽然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来说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年纪尚小的学生们来说,大家读书的难度又增加了!虽然通渭有文化底蕴很浓,家家户户都很重视教育,但不知道在其它的地方,是否有孩子因为当地的学校减少而失去继续念书的机会。

OFS志愿者在家访后填写资料

第二,应试教育的弊病,学样更重视升学率,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如此以来,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成长。

比如通渭二中的传统是“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家长苦陪”。这里的学生每天早晨5:30起床,晚上11:00-12:00睡觉,学生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当我问高三的学生期望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时,学生的回答是,希望可以睡懒觉,不用早起。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高压教育更是增加了学生的痛苦,我不知道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真的喜欢学习,是否会因为学校的高压而生出厌学的心理。

回来后,我和朋友聊天时说到这些,朋友说他的高中的721教育模式,学生自学占70%,老师授课20%,还有10%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学生课前自学,上课由学生自己讲解,老师辅助。朋友感慨,他们学校这种教育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能力强,其它能力也全面发展,上了大学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与一般高中的学生的不同。真希望有一天,通渭和临夏的学校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培养这里的孩子的综合素质。

甘肃通渭思源实验学校 · 书法教室一角

第三,教育方式的差距。

在走访的第一天,我看到通渭的学生努力学习并为之赞叹时,朋友在朋友圈中却发了东部的学生上的英语课的照片。通渭和临夏的孩子们还因传统的死记硬背而厌学英语时,东部的孩子却在教室里上着外教课,接受最直接、最纯正的外语教学。

城市里的学生在上外教课 【图片来自作者朋友圈】

此外,通渭和临夏的学校也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们努力看课外书,但更多看的仍是单一传统的文学作品,一些少数喜欢科幻的孩子则被当作另类看待,东部的学生平日可看的书则更杂更广。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出来的结果必然不同,东部的孩子知识面更广,发展更全面,而这里的孩子则可能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对其他的东西了解甚少。

第四,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疏忽。

临夏县中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家远选择住校,仅每周五可以乘车回家。但这乘车却是个问题,学校门口有很多黑车,10元一位,一个普通的可以坐7-8人的面包车,往往装十多个孩子。车内环境闷空气不好,也容易带来超载的安全隐患。学校虽然有校车,但却仅供教师使用。真希望以后学校可以安排校车,或者安排合适的公交车路线来改善一下学生的生活。


因为一些观念以及客观因素,通渭和临夏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虽然艰难,但这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与未来的希望。

通渭和临夏虽然贫穷,但孩子很努力的学习,也有渠道了解外面的世界,很多孩子有自己的偶像……走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做志愿者除了给他们带来金钱上的帮助,还能为这些孩子带来些什么。

我在和孩子们面谈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实验,我让大家一起讨论一座城市都需要哪些东西(如住宿区、政府、车站、学校、医院等),然后讨论它们的必要性,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应该有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最后大家设计出每个人心目中的城市。我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每个人都集思广益,努力的思考,特别棒,但遗憾的是受于时间限制,这个实验没有完成,但我还是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理想和生活,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而这一切要靠我们自己实现。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才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O:188-178-178-89
关于我们: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组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