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96阅读
  • 4回复

一朝结缘  从此难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12-10
[Zt# c C+  
此文发表于《中华志愿者》杂志,遵照土总指示,转发这里,让老人回忆,新人分享。欢迎拍砖灌水。。。。。。  [ }p  
I`"-$99|t1  
(Q@+v<   
    我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很偶然那是2008年的秋季,偶然在网上浏览到一个叫“ourfreesky”公益组织招募助学走访志愿者的帖子。它要招一批自费志愿者,利用国庆节长假到云南丽江的鲁甸乡走访这个组织资助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掌握学生的在校信息,核实家庭困难情况,并将社会上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款直接发放到受助学生家长手中。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当时想,权当一次旅游吧,何况附带做点有意义的事。就这样怀着去旅游的心态报名应招这个志愿者,然而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的特别感受及对自己后来的影响,却是始料未及的。 N(_ .N6  
    第一个感受是所到之处的落后与贫困令人震撼。虽然我十八岁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但走访那么多村子家庭,他们的贫困,还是让我这个农民的儿子深感意外。我们要家访的学生当中有姐妹俩,上一年的资料显示姐姐六年级,妹妹五年级。那么接着该初一和六年级吧。那里的孩子相当一部分都读书晚,那个姐姐念完小学十五岁。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还没家访,当地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姐姐已经辍学出嫁了!天啊,小学刚念完就出嫁啊!家访时从家长那里得知,房屋漏风渗水要维修,但又没有钱,只好让女儿出嫁,彩礼钱用来翻修房子。走访的所有贫困家庭,境况普遍都不好。他们穿的怎么样?所见到的学生,穿着较脏还破许多学生还光着却。而大人呢,几乎所有家长、老人的衣服都很破旧。他们吃什么?走访了20。大多数家庭厨房构成是一样的。一个铁架下面烧着劈柴,铁架上支着圆盖铝壶或别的什么金属壶的东西实在不知该叫它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做出什么饭菜来。走访时赶上一家正在吃中饭,一家三口就一个咸菜。他们住的房子怎么样?多是矮小的木头房子、土坯房木房子四面都是一根根木头互相卡扣着垒起来,通常也就两米多高,房顶盖着木板。其中一面空个门,里面分隔若干空间这便是家了。屋里没有看到像样的床。有的一块木板上放着铺盖,那就是床了。他们出行也不方便大山里头走亲访友基本靠两条腿。自行车根本派不上用场,谁骑得上那处处陡坡?摩托车很少见,鲜有家庭买得起。山村里见过手扶拖拉机,那是条件较好的家庭搞小运输挣钱用的。有一次走访完下山的时候,碰到一辆拉着几袋核桃的手扶拖拉机,向导老师为了我们少走点路,把车拦住了。可我们三个上车后行了没多远,坚决要求下车。土路坑坑洼洼,小手扶东摇西晃的,颠簸很厉害。车里又是水又是泥,坐不能坐,站不敢站,跟受刑一样。刚下车那一阵,真感觉脚下的路是天下最好走的路,尽管此前却觉得行路难,难于上青天。想想生活在那里的孩子们,近些的天天学校家里两头跑。远些的七八岁的孩子就离开父母住校,周末要翻山越岭四五个小时往返于学校家里。即使如此,有些学生还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当我们几乎可以当作一种休闲之旅的公益之行,如果对他们是雪中送碳,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一份苦难彼此分担,苦难便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一份快乐互相分享会传播更多的快乐。 ])QO%  
    第二个感受是“志愿者”很神奇,素不相识的人聚到一起,可以因志愿者这个身份迅速建立信任,彼此融洽相处密切协作。那次云南之行我们总共三个志愿者,另外两个分别来自广州和深圳。素未谋面的我们在昆明汇合,虽然初次见面,但彼此就像熟人朋友一样,亲切自然。而且这种感觉始终贯穿于我们云南之行的整个过程。三个人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彼此勇于担当,不拈轻怕重,不挑肥拣瘦,真的是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完成我们庄重承诺的志愿任务。其中一个女孩是老师,很善于沟通,她就主动承担了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为了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又不让对方为难,她真的是循循善诱,言语恰到好处。另一个每天走访回到住处后还要加班完善资料到深夜。她总是说你们早点睡吧,我一个人就行,习惯了熬夜。我则努力做好各个场合的摄影,保留真实的影像资料,主动承担了走访报告的撰写。我这份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的报告,在“ourfreesky”论坛上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始终是论坛上访问和回贴量最高的一份走访报告。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能够打动甚至吸引一些人参与到公益志愿活动中来,我就感到一丝欣慰。我曾想,这种一见如故,精诚协作的动力源泉来自哪里?就是来自于志愿精神!虽然彼此素未谋面,但都是发自内心没有个人功利目的千里迢迢来做共同一件事,一件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事,一见如故,精诚协作自是在情理之中了。 )+w/\~@  
    第三个感受是公益之旅比单纯旅游能获得更多更广更深刻的体验。旅游已经是当下社会的时尚,我也曾经跟团到过丽江旅游,但总觉得走马观花一般到此一游而已。而这次公益志愿之旅,始终与原生态山水人文亲密接触。已经喧闹的丽江就不说了过了丽江,我们翻过两座山,然后便沿金沙江西岸北行。金沙江畔,山高水浑。高高的山峰,云遮雾绕;浑浊的江水,暗流汹涌。沿江两岸,散布着或大或小的村庄。著名的石鼓镇,金沙江在这里来了一个标准的“Ω”大拐弯。当年红军长征时由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这个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湾之称的石鼓镇抢渡金沙江。我们走访目的地鲁甸乡,还在石鼓镇几十公里远的上游山区,山高林密,谷深水急。乡政府所在地海拔二千多米,我们要走访的学校中海拔最高的三千八百米。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跋涉于山水之间,走访了深山中该乡的四个完全小学、一个初级中学和十几个村庄。时时处处感受到未被污染破坏的山水自然之美,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人文气息,所到之处老师的处艰敬业,学生的纯真无瑕,村民的善良纯朴,所有这一切,与其说是我来这里帮助他人,不如说是这片山水人文抚慰了我这颗时常被都市喧嚣疲惫的心灵。 WpJD=C%  
    这些独特的感受,成为我后来乐于参与,并鼓动身边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理由。逐渐对公益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常常上网搜索志愿活动需求信息,只要自己条件合适,就积极报名参加。后来,我先后去过四川地震灾区,贵州镇远山区,广西百色山区,湖南湘西山区进行助学志愿活动。还多次参加中华健康快车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的志愿服务,为公益尽自己绵薄之力。逐渐地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朋友,在我们的志愿者群里经常聊志愿,策划志愿,付诸行动。我志愿,我快乐。参加志愿活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爱好。 %uz|NRB=  
| z#m  
$d2kHT  
{8{t]LK<  
,a9D~i 9R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12-1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12-10
当公益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 51&|t#8h  
8_"3Yb`f  
一切都变得自然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12-1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12-11
积小成多,聚沙成塔 JK[T]|G  
m[8IEKo  
感谢黄大哥这么多年一起走过
成功的花,人们只是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