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45阅读
  • 1回复

【转帖】《支教感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4-01
转自一位好友的博客 o? g9Grk  
uhm3}mWv  
《支教感言》——by 陈火火 n%ypxY0  
]Pl Ly:(  
    我觉得这半年我对学生们影响最大的是每周为他们读报和开讲座。开学没多久一位同学给我寄的《南方周末》上面有一个关于“脑死亡”标准的讨论。于是我在一节课的课后给他们提了个问题:什么是死?如我所料,学生们无从答起,因为没有人考虑过这样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就从心跳呼吸死亡标准谈起,讲到了植物人。我发现学生们很多不知道植物人这个概念。在简单地介绍植物人之后,我就继续介绍脑死亡标准背后的器官移植和器官买卖问题,然后就又发现他们很多不知道器官移植和器官买卖,又马上做简单解释。再介绍关于脑死亡标准的赞同和反对意见,最后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自己讨论。这样一条新闻下来,孩子们知道的就不仅仅是脑死亡而是和脑死亡相关的一系列知识。 @iU(4eX  
FfC\uuRe  
    那次读报我发现班里最皮的孩子都听得全神贯注,于是读报成了我每周一项例行的内容。时间一般是在课间和自习,因为我带初三,少数学生还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我不可能占用课内时间给他们讲这些,虽然他们也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而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能搞精英教育,除了帮这少数想中考的学生打好英语基础以外,还要照顾到班里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参加中考,很快将面临种地,打工或嫁人之类选择的学生。事实上那些能上高中大学的学生以后几乎不会回家乡工作的,真正改变当地面貌的主力军是那些以后留在当地发展的大多数学生。我觉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给多告诉他们一些外面世界的知识至少不比给他们上好英语课更次要。 ]i/Bq!d l  
zEKVyZd*{  
    有一次我发现当地学校的孩子们生病特别是肚子痛的时候往往是叫人用针头在手指的某些部位扎针放血来治疗,有点类似于针灸疗法,当地的老师和一些班里的同学都是小小的医生,但可怕的是往往是几个人共用一个未经任何消毒措施的针头,更可怕的是几年前当地有过较普遍的种植鸦片的历史,很多同学和老师都有过服用鸦片治病的经历。因为我参加过对吸毒行为的问卷调查,也知道一些河南艾滋病村的事,于是我马上专门给他们讲了一节我所知道的卫生知识和禁毒知识的课。 ;lQ>>[*  
_]zH4o<p  
    今年诺贝尔奖出来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诺贝尔奖,特别是我自己比较熟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故事,当我发现学生们听懂了我给他们讲的“囚徒困境”,“比较优势定理”,“科斯定理”和“旧车市场”的时候(当然要他们理解这个概念背后的深刻涵义是不现实的),那时真的挺有成就感。于是这个学期我叫北京的同学为我定期寄报纸,而我订阅了今年上半年的《南方周末》和《21世纪经济报道》。 sd _DG8V  
Fr_6pEH]}  
    除了告诉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以外,我还试图告诉他们一些“没用”的观念。有一次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谁能给科学下个定义。如我所料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这种问题。于是我换了一种提问方式:科学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们纷纷说科学是对的。恰好教室墙上有两张画分别是爱因斯坦和***。我指着爱因斯坦头像下面他说的名言“科学是没有止境的,科学是一个谜”问:“什么是迷?迷是对的?错的?还是不知道是对是错?”他们都说迷是不知道对错。于是我的问题来了:那到底科学是对的还是科学是不知道是对是错?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于是我指着***的画像问:“如果你说的是对的,***是不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他是科学吗?”由此我开始给他们讲实证主义科学观,告诉他们科学处理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好不好”是伦理学的问题,“怎么办”是工程学的问题,后两者不是科学所处理的范围;科学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是“可能错但还没被证明有错”的东西。这次讲座后学生那边的反馈是觉得我在讲绕口令。于是我决定继续利用各种机会继续给他们讲科学。 sE])EwZ  
{pXqw'"1.  
    后来有一次我用了初三化学的第一个试验来继续说明科学是什么。一位支教的老师告诉他们说冰变成了水是物理变化,因为这个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而银白色的镁条燃烧变成了灰白色的氧化镁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新物质生成了。我追问:如果要你按照实证科学的要求你怎么来质疑这位老师的说法?如果你们和最早做这个试验的人是同时代的人,你们怎么来证明或者反驳他的说法?没人能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说:你们怎么就相信那个灰白色的就是氧化镁而不是镁条?灰白色的是氧化镁是他告诉你的,你们怎么不怀疑一下呢?既然连物质形态颜色等都不一样的冰和水都可以是同种物质,为什么灰白色的氧化镁和银白色的镁条就不可能是同种物质呢?我接着说:我不是说这位老师的说法就是错的,而重点恰恰在于这位老师的说法是可以被怀疑的,但这种说法却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来证明或者证伪,比如我们可以测量反应前后的镁条和氧化镁的质量来验证他提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对错。可能错但到现在为止还被证明是没有错的,这是科学的涵义了。这次我发现他们对实证科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后我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继续给他们讲科学是什么,效果不错。 (@Kc(>(: Y  
4 'DEdx,&f  
    当然类似实证科学的概念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我告诉他们这些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用不上的。但我对他们说:“用得上的知识你们以后还有机会学,用不上的知识以后你可能一辈子都不学了,所以我会给你们多讲一些没用的知识。” 4iv&!hAc;  
2BO&OX|X  
    类似的“没用”的知识还有我每天早上在他们的黑板上给他们抄的一首诗。我给他们抄的第一首诗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发现反应一般。孩子们往往喜欢一些琅琅上口的诗歌,我怕我抄的诗歌会打击他们读诗歌的积极性,于是我就多抄些他们喜欢的诗歌给他们。我原来想如果班里有一个人能养成读诗的习惯,我就心满意足了。现在大约有三两个同学是几乎一首不落地抄的,这就达到了我原来的预期。 [ <j4w  
3=("vR`!  
    另外一个对他们影响挺大的是我弄了个读书角。我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同学以及许多没见过面的同学的同学,同学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给我寄来了500多本书刊杂志。我发现当地学校有图书室,但从来不开,学生们也从来没有读课外书的习惯。于是我在我寝室里开了个读书角,每天一个年级来借书,我花一个半小时当他们的图书管理员。两个多月下来累计达到了800多借书人次,平均每人借书4本。 Q0%s|8Jc  
i~LY  
    让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放寒假前我让他们每人借三本书带回家看。一个叫张丽丽的小女孩过来一下子找了八本厚厚的书,然后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我可以借八本吗?”我故意逗她说:“不行,大家都只能借三本,你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但你可以叫没借满三本的同学代借。”于是她叫一个同学代借,那个同学也逗她,代借了以后对她说不给她看了。急得她一下子就从那个同学手中抢书回来,最后拿到七本书,她就在我旁边站着,说什么也不让其他同学碰一下了。等所有的同学都借完了书,她又过来小心地问:“老师,你就借我七本书吧,我保证保管好。”当时我真的就想借给她了,但我决定再激励激励她:“这样吧,如果你答应下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交给我七篇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的话我就借给你。”她看看我,又看看书,说:“老师,我就多借了四本,我写四篇行不行?”我倒!我忍住笑说:“不行,要么写七篇,要么你放下三本书。”她又看看我,我努力装出很坚决的样子。她又看看手中的书,咬咬牙说:“好,七篇就七篇。”我心里说像你这样的学生,就是送你七本书我都乐意得很呢。 X>i{288M3  
@Hl+]arUh  
    还有一个对他们触动挺大的是我十一期间带了个学生到北京转了一圈。这种活动在社会工作中专门有个概念叫体验。开学的时候我在我教的初三班里给他们出了一道智力题,告诉他们谁第一个把答案告诉我就十一带他/ 她到北京转一圈。结果那道题太难了,最后带了个英语听写100分的男孩子去了。四天时间玩了天安门、王府井、故宫、中国科技馆、北大、长城等地方,对他的触动还是很大的。第一天在北大农园食堂吃饭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同学,就告诉他坐那别动等我。一回头发现他不见了!幸亏我事先给他买了张IC卡,叫他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机。过了好一会儿手机响了,原来他看到食堂门口的自动扶梯就上去了,没想到电梯只上不下,他被困在了二楼。搞得我哭笑不得。逛王府井的时候我带他去吃麦当劳。当薯条上来的时候他问我是什么做的,多少钱。我说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山药蛋做的,七块一小包。他马上说:“老师我们不吃这个了,太贵了,我们那山药蛋三毛一斤呢。这一包一个山药蛋就够了”我说:“就是要你吃吃这七块钱一个的山药蛋,然后好好想想为什么人家的一个山药蛋可以卖七块钱。”这个山药蛋给他的印象很深,在他回去向同学们讲北京之行的时候还提起这件事情。我想这包薯条点得挺成功的。 !-m 'diE  
FEi@MJJ\e  
    再有就是我们给他们搞的电脑培训。学校原来没有电脑,我们队长给他们从北大马院弄了三台电脑,又从县里拉了三台,其中最好的是一台133的机器,刚装了个猫,可以上网,不过老出问题,一台586彻底罢工了。培训是每天下午学生六人一组,两个辅导老师,一个半小时的上机时间,每天晚上培训老师,也是一个半小时的上机时间。初中的一百来学生我们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让他们每个人大约摸了一个小时的鼠标。第一节课的培训内容是介绍计算机硬件、开机、介绍文件目录树、打开一个WORD 文档、键入自己的姓、然后把文件用自己的名字为文件名保存到C盘下面的My document下面、关闭所有窗口、找到并打开刚才的那个文件然后再关闭之、删除该文件到回收站再从回收站还原、最后关机。大约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掌握较好。我希望能让他们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我想这个目标基本达到,我那个图书角计算机书籍相当热门。现在挺缺计算机入门书的,欢迎捐献。下个学期计算机培训还要继续弄下去,虽然这种培训对他们生活直接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E6Q ED"  
&W}6Xg(  
    支教半年,最大的感受是那里农民的选择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是理性的,而我们支教队员的到来,对他们实际的行动的选择(升学,种地,打工,嫁人等等)来说影响几乎没有,因为在他们的生存环境中有远远比这更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他们的行动选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也许有些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我对这估计也比较低。这与我下来之前的估计差不多,所以我倒不是很沮丧。但把这个感受如实地告诉关注三农问题,关注支教活动的各位朋友是我的责任,当然和我一起下去之交的另外几个队友的看法比我要乐观一些。 KJv[z   
6!C>J#T  
    当地的农民如果第一胎生的是男孩往往就不再生了,如果是女孩就往往要生到生出男孩为止。因为女孩以后是要嫁人的,没有男孩子的话往往意味着以后老了的时候没人在身边照顾自己,我见过一户人家生了5个女孩子终于生了个男孩子。之所以只生一个男孩是因为当地父母觉得有为男孩子准备盖房子钱和彩礼钱义务,如果完成了这件事情父母就觉得死也可以瞑目了。现在的行情是盖房大约2-3万,结婚花销和彩礼钱2-3万,如果生两个男孩子的话父母的负担就非常重了。而如果孩子多的话那个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就挺重的,当地小学生学杂费大约200-300元/年,初中生学杂费400-500元 /年,高中生学杂费和生活费3500-4500元/年(按照经济学的算法还要加上如果不读书的话可能的打工种地收入),上大学的话现在学杂费和生活费约要10000元/年。 %us#p|Ya  
&Z(6i}f,Gp  
    所以当地的人就在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和供孩子读书之间做选择。当地落后的教育条件加上以城里孩子的标准设立的教学和考试标准使农家子弟在这最后的公平线前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遇到的一个事例是今年初三期中考试县里统考,语文作文的卷子是写一篇关于2008年奥运会的作文,我们班原来学习前三名的一位女生交了白卷。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根本没机会了解奥运会的消息。的确,没有广播、报纸,又住校没机会看电视的孩子们又何从了解很多城里人视为常识的知识呢?这几年好多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农民收入又一直徘徊不前,能够并且愿意供孩子上学的农民更加减少。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农民愚昧,光知道生孩子不知道教育孩子,我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如果把他放到那个生活环境里的,让他也每年干那些活,挣那点钱的话我想他也很可能做同样的选择。 6MpV ,2:>  
A*{ CT>  
    我对我们支教队员的作用估计是比较低的,我们队员来不来对于他们行动的选择(升学,种地,打工,嫁人等等)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的意思是说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有比我们更加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行动,比如家庭收入,家庭负债,家人生病等等。我们影响最大的是班里几个学习成绩不错同时家里能够供得起读高中的学生,对他们而言我的影响也仅仅在于把他们的英语基础打得扎实一点,从教学效果看,我甚至有点怀疑我是不是比原来那个高中毕业的英语老师强,因为我的教学经验远远不如她。但这几个学生事实上我们来不来都是能够通过考试上去的或者说我们来仅仅是让他们增加了一点点考上的概率而已。对于那些成绩不错但家里没条件供其上学的孩子们来说,我们最多也就是能够帮他们联系几个手拉手一对一的捐助人。但他们原来因为预期上不起高中而拉下的课程要在短时间内补上去是非常困难的,对这些孩子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更大多数的孩子是成绩不好也不想上学,初中毕业就要种地、打工或者等着嫁人。对于他们而言我们能做的更加有限。但我再三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忽视他们,因为他们是未来改变家乡面貌的主力军。 4>Y*owa4  
m7u" awM^  
    至于潜移默化的影响,那肯定是有的,但我对这种影响的估计也是很低的。更大的可能是他们自己取得了成功如挣了钱、在城市里头立足、受到了高等教育、成为本地的精英等等以后,回头想想自己在初三的时候有几位北京来的老师告诉他们说不能老是呆在家乡,要到外面取看看;不能老是做类似于挖煤这样的体力劳动,要争取学一些技术活等等,觉得那些老师说的话有道理。但这些成功的取得不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他们的行动;我觉得有另外一些因素如为了给家里还债、攒钱娶老婆、家里人口多经济负担重等等是促成了他们成功的更直接的原因。 TU*Y?D L  
s`|KT&r  
    有的人觉得我们去了以后给他们展示了另外一种他们可能非常向往的生活,但是却不能为他们提供过上这种生活的途径。对此我的看法是:我只向他们展示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而我坚信选择性的增加至少是不会减少幸福的。至于要争取过上这种生活其主要因素在其所在的环境和个人的奋斗,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对于个人特别是中国的农民个体来说也许是对的,但学校教育本身在其中只是起很有限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让作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农民摆脱贫困是奢谈。 pV`/6 }  
MvTp%d.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一场争论。梁漱溟和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的四大弊病之一的“愚”导致了中国农民的穷,所以他们去搞乡村教育运动,而社会学家费孝通批评他们说是穷导致了所谓的“愚”而不是相反,试图从“愚”治穷是搞错了因果,而且费孝通认为他们所说的“愚”其实是一种城里人的偏见。原来费孝通也认为城里的孩子要比农村的孩子聪明,但当他三四十年代在云南农村看到因为抗战内迁的城里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一起捉蚂蚱的时候他发现农村的孩子一抓一个准,而城里的孩子老抓不到,他才意识到其实不是智力的差距问题,而是智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发展方向不一样而已。我是同意费老的看法的。 xKkXr-yb`f  
3:>hHQi  
    有人问我既然你的看法是这样的,那你在那里支教一年时间有什么意义呢?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个人而言,半年的乡村教师的生活至少让我长了十斤体重,吃山药蛋可长肉了,呵呵。更大的收获可能在于我对于比较典型的中国农民的生活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也是我下来的初衷。我想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虽然这些体验更加支持了我原来形成的一些看法而不是颠覆了我原来的看法。我觉得我下去对于那帮学生来说至少不会有害,因为我相信选择性的增加至少是不会减少幸福。 !8YA1 o  
>IipWTVo<  
    我想我可以借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支教对农村学生的意义问题:一个小孩子在退潮后的沙滩上一条一条地把滞留在沙滩上的小鱼丢回大海,有人问他:海滩上有那么多鱼,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那个小孩子一边继续丢鱼回大海一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样做对这条鱼……是有意义的……对这条……也是有意义的……” M[C)b\  
[ 此贴被whysunny在2010-04-01 23:04重新编辑 ]
闭目享受风般的自由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4-02
嗯,很真实,的确,很多事情就是积少成多的,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可以改变世界。
爱过 笑过 哭过 痛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