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89阅读
  • 0回复

祝福丨生命中的恩师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9-13
+VHo YEW  
小学毕业已经25年过去,一直走的太匆忙,都没有写写教过我的老师们。 Ce PI{`&,  
~-NlTx  
小学时光,在我的印象深处,有2位语文老师一位数学老师。 1VG7[#Zy  
do@BJWo  
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张丽辉,就跟我家是邻居。每天放学张老师总是会从我家门前走过,可能小时候回家心切,也可能张老师在学校批改作业或者其他工作,总记得回家很久了张老师才从我家门口走过。偶尔看见了就会热情的打个招呼。张老师很多时候是我的救星。我在小学的表现不能不说是优秀,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回到家,总会惹恼我父亲。于是,跪在中堂是我的家常便饭。无论春夏秋冬,小小的年级,跪在水泥地上时间长了还是有些受不了。有几次,总是在无望的时候张老师从我家门口经过,然后来到我家。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愉快的爬起来,给张老师端个椅子,这样可以放松下膝盖,然后继续回去跪着。好的结果是,父亲说,张老师都给你求情了,起来吧,以后要长记性。不少的时候,父亲也不给张老师面子,或许正在气头上,就让我继续跪着。所以,每次父亲让我跪着的时候,我总是眼巴巴的看着门外,希望张老师早点出现。但是至今,我都不记得任何一次当时跪地板都是什么原因。 OI)/J;[-e  
|exjrsmM*  
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刘碧莲,是我们隔壁村的。刘老师是位民办教师,但是她是我小学最喜欢的老师。刘老师对于语文课文有一个课后作业,每次上完课,我记得都是第一个去找刘老师去背诵的。然后看刘老师用笔在每课的标题处,一笔一划写个鲜红的“背”字,心里乐滋滋的。记得刘老师讲到宝岛台湾,对台湾可是充满了向往,当时在想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去台湾看看,但是没有想到后来还去了几次。这篇课文太长,我背到最后有些结巴,刘老师还是很高兴的给我的语文书上写了个“背”字。刘老师的儿子跟我们在同一个班,但是刘老师特别严格经常毫不留情面的批评他儿子,罚站这些都是常事。而刘老师经常在班上表扬我,要求大家以我这个班长为榜样,那个时候的班长是不是都是起带头表率作用的?刘老师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同时兼任音乐老师,记得那个时候教我们唱的《花纸伞》、《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小城故事》等歌曲,现在是我在一直会唱的不多的歌。 J8h H#7WMS  
9Oc(Gl5az  
还有一位数学老师居然忘记了他的姓名,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只记得他好像是中学老师退休了被返聘到我们小学的。人特别好,家里书很多,《高山下的花环》、《上下五千年》等不少书都是在这位数学老师家里看到的,特别慷慨的把他的书都借给我看。那个时候我们对书真是渴望。记得我跟我姐去街上集市卖韭菜、在巷道里卖冰棒,赚上几毛钱,每个月就等着《儿童文学》、《故事会》、《童话大王》,收获和喜悦已经超过了在摆摊等待有人在买你韭菜的煎熬和吆喝卖冰棍时候的辛苦。 lAx8m't}6  
0j[%L!h ny  
等我大学毕业后不久,邻居说村里的小学就撤并到乡里去了,到现在一直废弃着,但是两边的大门都紧闭,再也没有去看到小学的模样,现在只有依稀一些印象。想想我们小时候大概1、200学生规模的村小真的是盛况。西原小学,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我忘不了。 =UF mN"  
xQ8?"K;iX  
中学的老师们每个都有鲜明的个性,不能一一写下来,就举几位吧。 _({K6adb  
+Z/aG k;  
初中化学老师刘小涛,是我们本村人,有时候还能在上学路上或者村子里遇见。教我们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眼镜、领带、衬衫,又高又帅,在青年学生中真的是人气王,是班上最受欢迎的老师。最关键的是化学教的好,同学们的成绩普遍都好,还有同学在全国奥赛中拿了名次,后来成为初中同学班里的清华生。这门课,真的是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学习信心。现在还记得当时不少背化学元素的口诀和方法。想想初中入学第一学期英语第一次考试全班都不及格(小学没学过英语),真的是沮丧。 mQ:5(]v  
q7zHT=@$  
初中数学老师张小明,个子不高,印象中一直穿着西装,特别严厉,现在回想起来就是那种眼睛一蹬就能杀人的感觉。张老师恐怕是所有同学最怕的老师了。但是张老师是我们这些可敬的老师中为数不多有绰号的,大家都偷偷的叫他“机馍”,因为张老师家在制卖机馍,有的时候张老师上课的时候走过身边能从他身上闻到馍馍的味道,应该是课余时间还要参与家庭的工作。不知道张老师自己是否知道他有这么一个可爱的称呼。前几天去甘肃出差,中午下课后赶火车前跟何校长一起去他们学校周老师在学校附近开的一家浆水面店,我们在外面吃,周老师在厨房和妻子一起忙,放学的儿子在边上帮忙收钱,可口的浆水面吃的真舒服。小店面的墙上没有其他装饰,只有当地独有的字画。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只看到老师的一面,生活中,他们也有自己另外一面为生活奋斗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AkBEE  
RZI4N 4o  
初中物理老师田载兴,年过半百。物理当时是班上同学公认的最难学的课程,但是田老师特别和蔼可亲,而且很有耐心,不懂的总是一遍遍的给我们耐心讲解。甚至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田老师期盼的望着你的眼神,看到大家都明白了,他总是会心的点点头,继续往下面讲解。田老师虽然是物理老师,但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像班主任又像家长一样经常挂在嘴边谆谆教导。 1Gk'f?dw  
d~O)mJ J  
城固五中,作为一个农村初中,在当时的区里常举行的统测中,总是名列前茅,而且到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同班同学大部分现在都在社会上很有作为,这离不开这些优秀的老师们。 "@&I*1&  
o&rNM5:  
高中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紧张、短暂又漫长,很多学习、生活的细节我自己好像都失忆了,都是多年后跟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讲的。高中在县城,离家里有10公里,得住校。每天的节奏是早上6:30进教室,晚上10点出教室,但是学习进展等方面比起初中来没有那么轻松了。 X6o iOs  
tR-rW)0K3Q  
中学英语老师,李文安,个头不高。英语老师是跟我接触最多的,因为我是英语课代表,平时要收发作业,有的时候还要帮助老师布置作业等。当时有一本英语学习的杂志,我记得我每月都会买,然后每天都要选一句写在黑板上,跟全班同学共同学习英语。同学们都叫我樱桃,谐音“英头”,这绰号是罗震武同学叫红的。坐在我身后的曹婷,经常说话,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回过头去说,曹婷,不要说话了要高考了,这个场景是后来曹婷给讲的。我完全没有印象了,20年过去了,她说现在还记得我当时说话的严肃表情。就是因为如此紧张,高考前一晚失眠了,第一堂语文没有考及格。而最后成绩出来,英语成绩是我所有科目里面的最高分,正是因为高考失利,我被调剂到了云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9ngj  
C?PgC~y)  
也是在今年,20年后第一次回了母校城固一中,才知道这里是曾经西北联大法商学院的旧址,当年学校的行政中心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年城固一中的高考,900多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看见学校特级教师、省级名师、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的名单,才知道20多年前只要能踏进一中就能上大学的原因。  Qs\!Kk@  
.4,l0Nn`W  
在大学的头几个月里,一直彷徨、纠结、辗转反侧,到底要不要在这个学校学习?学什么专业?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留下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费低,一学年1800元。很幸运,我在大学里遇到了许多正直、善良的老师,他们让我如愿以偿从录取时候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转到自己喜欢的生物专业。 FdmoR;  
大学的第一位班主任是经济学院的王任老师,转专业的事当时就是找到她,跟她仔细聊过后,又去找当时的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建宇老师(现在已经是大学的副校长了),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周折,终于在军训后从经济学院来到了生命科学学院。这个开头,虽然在以后有坎坷,有荆棘的大学生活里只是个插曲,但是转专业让我如愿以偿,觉得这就是跟高中完全没有自由的差异。 Ga $EM  
(%|L23  
大学里遇到太多太多老师了。丁开宇博士是我后来进入科研领域的领路人。大二时候就能进入实验室,跟着研究生们一起做实验、出野外,到后来还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就在丁老师的推荐下,提前得到了去中科院植物所去工作的机会。大学时光,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和野外度过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很多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实践。丁老师教给了我最基本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室操作的基本规范、查阅文献、写论文的方法等等。只是可惜,后来没有继续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觉得真是愧对丁老师。遇到丁老师,感觉我的大学生涯是非常幸运的。过去的这些年,经常去出差,好几次去云大怕见到丁老师,但却是跟丁老师总在校园里偶遇。这也许也是一种缘分。 q6V\n:hKV  
N x/_+JWje  
大三大四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争取到跟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Ruth和James博士一起做科研的机会。野外调查的很多规范,生态学很多理论的实践,以及大量野生植物的认识,也是跟着Ruth老师一起学到的。大学毕业后三年的时间里,大学毕业论文的内容陆续每年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署名文章,也要感谢Ruth老师的帮助。过去这几年去几次美国,因为伊萨卡相对偏僻一直没有机会去到康奈尔看望两位老师。 3HB(rTw  
CGCSfoS9f  
大一的时候,因为常去图书馆,认识了当时负责音乐厅的卢丹老师,今年她刚刚退休了,开始了新生活。卢老师丰富了我大学生活的精神世界,歌剧《卡门》、《魔笛》、《茶花女》等,音乐剧《贝隆夫人》、《猫》、《巴黎圣母院》等,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海上钢琴师》等等都是跟着卢老师一遍遍的仔细聆听、分享、学习的。后来基于这些活动,还专门创办了一个大学生的音乐社团“爱乐老屋”,举办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打开了人生的另外一扇门。每个星期去图书馆音乐厅,是我最期待的事情,有时候因为有课或者其他安排没有去的了还后悔很久, *AI?md  
1.q a//'RW  
没有想到,大学还会继续学语文,而那个时候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或者专业基础课上了。大学语文老师杨晓雯,那个时候刚刚硕士毕业,很年轻,或许看到我这么认真学语文,所以就交流比较多些。大学生活总觉得精力旺盛,总想找些事情来填满,不知道我当时从哪里还挤出那么多时间经常找杨老师给我推荐一些书。杨老师总是热情的借书给我,从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到张炜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拿到手后觉得实在太长,也看不下去没有看完就还给杨老师了。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梵高传》、《达尔文传》,大学里能仔细大量阅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yq*uE}  
YnX6U 1/^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学生办公室主任胡艳芳老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那个时候,学院的行政工作总会找一些学生去帮忙,也算是学习、实践。我是学院学生会的学习实践部的部长,学院的不少学生工作都在参与,包括我主编学院院刊《七彩生命》,因为有时候还需要联系学院的不少教授做讲座、写文章,也需要胡老师帮忙。这样一来二去就熟悉了起来。 P!lTK   
p}k\l dmh{  
离开科研工作后,公益路上遇到的老师有两位。一位是晓燕老师,我们第一次正式交流见面是2009年壹基金典范工程的颁奖晚会现场,而其实在这之前,我早已耳闻晓燕老师的很多事情,她是国内乡村教育领域的灵魂人物。从那之后,晓燕老师一直关心帮助我们机构的发展,我们达成了一个默契,至少每年有一次碰面机会,深入交流机构和项目发展的情况,交换意见。每次见面的时候晓燕老师还送我一本工作日历,说这个很好用,事情多,可以把很多安排提前写好,便于自己的工作安排。发生的事情太多,就不一一道来,借这个机会遥向晓燕老师致谢! 'U4@Sax,  
q=uJ^N  
何进博士,是目前国内公益领域我最佩服的一位老师,也刚刚退休不久。何博士是国内教育公益领域的标杆,但是目前看来,大都望尘莫及。何博士退休前个人共负责了近3个亿人民币的项目资助,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非遗等方面。何老师工作的特点是“做中学”,有幸能跟何老师一起多次出差参与“资助者圆桌会议”的模式,能参与到些实际项目的资助协商和监测回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不少何老师的工作方法何思维模式。何老师的方法是“以人为本”,项目设计的15字原则是:实事求是、参与式、创新、可持续、宜推广。这些理论何方法,已经成为行业资助领域的典范,也是未来我工作中要去做中学的,期待有一天能够执行合一。印象特别深刻细节是,跟何博士在纽约期间“偶遇”,百忙之中花了一天时间特意带我去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梅西,走了中央公园、第五大道、第六大道,多年在纽约生活过的他如数家珍。在商店特意给我讲解了一款领带为何昂贵,一路上道来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原因。 sTF Ru  
I$1~;!<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这些老师也是大学毕业到目前为止,还在保持联系的老师。在近20年的学生生涯中,教过我的老师大概有数十位,他们都一一历历在目,只是有的印象深刻,有已有些模糊,这里没能一一道来,他们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直指引着我前行。  c|~f[  
=/qj v Y  
高中在西北联大旧址,大学在西南联大的旧址,也许是偶然,但是这又是事实。觉得自己很幸运,希望能继承师者的精神,在求知和自我成长的路上继续向前走下去。 7f q\ H{  
Kv6#WN~  
这个中秋,我在北京向这些可敬的老师们问好,祝各位恩师幸福、安康!
成功的花,人们只是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