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425阅读
  • 37回复

[交流]支教之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3-27
— 本帖被 admin 设置为精华(2011-05-15) —
首先声明,我不是OFS的五毛党,也不是吃了嘴软拿了手短的没骨气的人,只是一个就事论事的傻瓜。



一、支教≠老师?!
    此标题的不等式源自一位同事的原话:我和这个学校没关系,我只是来支教的,你是组长,你代表的是学校和OFS。
    我记得我听到这句话时,深吸了一口气(因为脚的问题站不住,一直坐着)闭了几秒眼睛,很认真地说:“不,您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首先,我们说支教,您是在哪里支教?学校,那么您就是一名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身份。是老师,您就要把自己当做这个学校的一份子,用身心融入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支教工作。”如此云云,该同事终于点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自由,绝对脱离组织的,哪里都有集体。
    今天为何说起这个话题?一位本地老师,和我交流很久后,在我的鼓励下大着胆子说:“不能把自己当成外人,你们来到这个单位,就是这个单位的人,就要有集体荣誉意识。别人都在升旗,这么庄严的时刻,一个人走来走去,这像话吗?每次都这样,升旗多么神圣!”那一刻,我发现,原来我关注到的问题也被别人关注到,更为羞愧的是被本地老师这么愤慨激动地指出。
    是的,支教支教,首先是作为一名老师来支教。老师是什么身份?不是一个破草棚一所学校的老师,是一个集体里的一位老师。不管我们曾经是什么身份,有过怎样的经历,我们在支教的同时都会坦然承认——说支教,其实学到的更多。这样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难道是作为支教人员独自一个人完成的吗?
    请深思,集体观念是什么意思,团队意识是什么意思,老师应如何正确看待支教身份。
[ 此贴被钢七连在2011-03-27 19:0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admin 威望 +50 2011-03-27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3-27
二、支教=个人主义?!
    这几天,离开了学校,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广泛的人群,听到更多的也是“哦,支教老师,上海的老师啊,和XX们是一起的吧”。
    说句实在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认为的是,当提起我们是OFS的支教老师时,起码别人会明白是怎样一回事,而不是反复被误会成另一种身份。
    我知道,屏边和上海徐汇区是结对帮扶的,而最近一两年,徐汇区又公派出几批支教志愿者来到屏边县;而我们OFS上期的支教志愿者里有两位是上海人。综合种种,如果上期支教老师不刻意去解释我们的公共身份,确实没几个人会知道OFS是啥,OFS并不全是上海人……
    我个人认为,“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审视的问题,说的还是对自己所处环境、角度的认识。不管大家一开始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加入OFS,不管大家都是抱着怎样的想法选择支教的,我想说的只是:OFS是我们共有的前缀名,请勿跳过。
      当我们都身上贴着OFS的标签时,起码的荣辱观应该体现出来;因为,您真的不仅仅是一名来自城市的支教老师,您还是一名OFS的志愿者。接下来您的所作所为应该尽量得体,尽量考虑到您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接力者。
      我们这一组,在向外界介绍自己时,都会详细说明我们来自“我们的自由天空公益助学组织”(OFS),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我们希望外界记住的是OFS,而不是张老师、徐老师、周老师、李老师、王老师……

      人人都是虚荣的,更何况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趋向是:我做的就是我做的,我为什么要隐瞒做无名英雄?!可以理解的,但是请不要忘记“挖井人”和后续的挑水者。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3-27
当我们不停的反思的时候就是一直在成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3-27
三、支教=扶贫?!
      不可否认,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才可能暂别自己习惯了的生活选择支教。
      那么,经济实力足够了,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扶贫”了吗?
      要知道一句话“人穷志短”,孩子或许还有尊严,知道不食“嗟来之食”;但很多成年人已经被生活磨得习惯在等待中获得帮助了。
      真的很不建议支教老师们直接给予当地的孩子或者老师经济帮助,你或许真的很富有,您可以换种方式扶贫,所谓“受人于鱼,不如受人于渔”,相信你我都明白这个理。
      或许有老师会说“我做不了大的扶贫项目,我只想着我帮一两个孩子或者老师,让他们好过一点”。嗯,想法很好,您想过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救急不救贫”吗?成年人的思想已经定型,未成年人的思想尚未定型,此时的施未必真的会让受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不支持个人对支教点的学生和老师进行直接的“扶贫”?话题回到第二个“支教=个人行为?!”,您不仅仅是城市里来的富裕的人,您还是OFS的一位志愿者,您身后还将有大批的志愿者奔赴过来——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是月薪两三万富得钱花不掉来扔钱的,真的——大家都是抱着一个共同目标“支教”而来,不是“扶贫”而来。当您的大手笔在短期内养成了一种“扶贫”意识时,后面的人,很为难,继续扶贫是恶性循环,不扶贫就被认定是穷人……本末倒置了,我们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目的是支教,做一名对当地教育有点帮助的老师,或者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的志愿者。
    当然,如果真有老师或者学生需要接受帮助,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拒绝帮助。请切记,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OFS有相关的部门负责助学这一版块,请勿跳过既定的规则——虽然说规则只对遵守的人有约束力,但您既然选择了OFS,并满意,那么就应该多为OFS这个组织想想,对不对?

    为什么又无聊的扒出这个话题?又是今天,又是一位本地老师勾起了我这个沉思了很久的话题“如果我们的模型做不好,我就找上海的帮我们修订,修订不好,就请她帮忙买一些寄过来!”首先不说此老师的大话是否得到过我们支教志愿者老师的允诺,或者支教老师是否真的这么全能,就此事论论。模型做不好,为什么不强调反复试验,向有经验的指导老师请教,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检验;而是强调借助大城市的支教老师?依赖性,自我改进的上进心缺失。我很慢声细语地强调:可以先自己摸索下,查阅完相关资料再考虑向上届支教老师们请教吗?你们县教育局局长昨天刚说过“做事情应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自主设计及开工,当进程遇到问题了、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了,再考虑招商引资、求助先进技术部门;而不是还没开始做就想着会缺多少钱,谁能给我多少钱,谁能帮我做了什么。”我说,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寻求帮助,而不是等待帮助”。真的不希望,支教老师走了,留下手足无措的本地老师。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3-27
四、支教=创新?!
      自从来到本地,最常听到领导和老师们强调的一句客气话是:感谢你们的到来,你们的到来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先进教学方法。
      我总是很煞风景地说句很不客气的大实话:不不,您客气了,我们不是来创新也不是来传递什么先进教学理念的,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只是想专心地与本地老师们一起教好书,如果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又如果能够顺便激发老师们的危机意识,触动他们的自我反思,那将是我们的荣幸。
      可能骨子里比较保守,最怕遇到夸夸其谈不务实建造“空中楼阁”的人。创新的基础是务实,创新不可能脱离实际。大城市,甚至只是县城里的一些所谓的先进教学方法,未必就真的能够在本地扎根。比如,孩子们连键盘都认不全,连计算机的基本设备都认不全,甚至连正确开关机都不会,你教他们有趣的电脑游戏、花俏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游戏软件等等,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OFS的支教是短期的,以学期为单位,如果你很巧地能支教个三年五载,我想,这样的创新教育一定硕果累累。但是,只有一学期,这一学期每周只有一两节课,孩子除了学会了如何打开游戏软件、如何玩游戏,其他真的没发现有什么可喜的特别之处。时间证明一切,没有时间和实践,再美的花园也只是海市蜃楼。
      当然,教具应该越发先进,因为社会在进步。但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教具上进行精致的变换,而应在真正的方式方法上体现;千万别给孩子留下中看不中用的印象。
      最喜欢说一句话“入乡随俗”,因为了解了一切,熟悉了一切,才能够用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样道理。不务实,不结合实际,创新只能成为浮夸成风的“大跃进”,只能是对着一群吃不饱的人说把锅砸完炼钢就能成为超级大国的笑话。
      记得在行前培训时,几位一直被我们大多志愿者推崇的前辈支教老师们很真诚地说过“多与当地老师交流教学,与本地教学有机结合”。大实话,却未被更多的人接受,在人心有些浮躁的当前,很多人想着的是如何“一鸣惊人”、如何“成绩斐然”……
      可爱的老师们,或许我这一面之词委屈您了,您真的没这么想过,但结果相差无几。

      那年的高考作文题不是给出半命题了吗?“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请陪我这个无知的孩子一起深思,谢谢。
[ 此贴被钢七连在2011-03-27 19:30重新编辑 ]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3-27
很深刻!双手双脚赞同!!!

第一,关于支教老师的双重身份——OFS的支教老师和**学校的任课老师。这样的双重身份,更需要团队精神!首先,作为OFS的一员,应该有主动宣传维护OFS的意识。其次,对于朝夕相处,一起生活工作的本地老师来说,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过客和帮扶者,他们也就会把你当成客人和外来者甚至介入者,不会真正把你当成同事、朋友、伙伴。

第二,入乡随俗。不仅是生活上,更多的应该是工作上。好的老师只要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讲好一堂课。课堂精彩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具是否花样繁多,是否高科技,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如果太花哨,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者无法突现教学重点。教师的穿着要求尽量以朴素整洁为标准,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我也会反思,我们是否太依赖于高科技了?过去教学评比看老师的板书,现在看课件设计。时代是在进步,科技是在发展,但没有这些条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变得有些被动了呢?
在此披露一件事。去年年底的时候广西民权的王老师打算申请招募一批小白板和白板笔,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写生词使用。当时考虑到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写完以后一举,谁对谁错一目了然。再有小白板可以重复利用,也算是“可持续发展”了。但后来计划夭折,主要是考虑到当地不能买到白板笔,如果只是支教老师在的时候使用,离开以后这些资源当地没有条件继续使用,那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不过好在这件事情还有后续。寒假王老师返京时,看到我买的“描红擦擦卡”,原理和小白板差不多,但简易实用得多。是一套六册,包括数字、拼音和汉字,还配有白板笔。淘宝的价格也不太贵,而且当时正好有一笔捐款。于是购买了四百多套,这样可以满足全校学生使用,人手一套也更公平,又买了一些白板笔的墨水,加上运费约一千元。后来打电话时得知,她一物多用,不仅让学生课下使用这用这些“擦擦卡”练习,还把它当小白板用于课堂听写和标注拼音,效果非常好。
事情最后峰回路转,完美解决,这当然有赖于高科技。但我想说的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是因为自己的个人便利,就盲目要求,应该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多为单位想想(包括OFS和学校),以免“好心办坏事”。

我想,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其实更有利于训练开拓性思维,不要让我们的大脑被电脑程式化,被高科技“束之高阁”,须知“高处”不胜寒。
[ 此贴被司直在2011-03-28 20:2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3-27
引用第5楼司直于2011-03-27 21:46发表的  :
很深刻!双手双脚赞同!!!
第一,关于支教老师的双重身份——OFS的支教老师和**学校的任课老师。这样的双重身份,更需要团队精神!首先,作为OFS的一员,应该有主动宣传维护OFS的意识。其次,对于朝夕相处,一起生活工作的本地老师来说,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过客和帮扶者,他们也就会把你当成客人和外来者甚至介入者,不会真正把你当成同事、朋友、伙伴。
第二,入乡随俗。不仅是生活上,更多的应该是工作上。好的老师只要有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讲好一堂课。课堂精彩与否并不取决于教具是否花样繁多,是否高科技,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如果太花哨,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者无法突现教学重点。教师的穿着要求尽量以朴素整洁为标准,也是这个道理。
.......


………………司直姐的分析更加地深刻,还结合了实际,嘻嘻。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想本乡党委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在有中创造有,不算能力;在无中创造有,这才是本事。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3-27
小白板的问题,当时也想了一些其他的办法。比如:利用当地木材比较多的条件,募集黑板漆,自制小黑板。但又考虑到漆属于易燃品,不好运输。而且当地粉笔质量很差,稍微用点儿力气就断(亲身体验,恨不得写一二笔断一次),让学生使用,可能会造成浪费。还有会给老师学生增加工作量,等等。于是放弃。

事情最后通过“描红擦擦卡”解决,实在是机缘巧合。开学之初,中心校的经费没有及时分发到村完小,因此发给学生的练习本不够用了。这时,“擦擦卡”大显威风,物尽其用!好几天学生写作业、课堂练习,无论数学课、语文课都用的它。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3-27
引用第6楼钢七连于2011-03-27 21:59发表的  :
………………司直姐的分析更加地深刻,还结合了实际,嘻嘻。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想本乡党委书记说过的一句话:在有中创造有,不算能力;在无中创造有,这才是本事。


多谢吹捧!愧不敢当。

不过深入基层往往会有意外之喜,他们可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哦,由谁能比他们更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呢!

小七也不妨运用巧手做做手工,还可怡情养性,锻炼左右脑协调性,益处颇多!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3-27
引用第8楼司直于2011-03-27 22:06发表的  :
多谢吹捧!愧不敢当。
不过深入基层往往会有意外之喜,他们可都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哦,由谁能比他们更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呢!
.......

嗯,有此打算,为了避免提前出现老年痴呆,正在计划在已报名参加云南第五届学艺大赛的孩子们中进行手工制作的培训,正在一年级中尝试,比如布贴画、纸版画、树叶画等等,利用他们能找到的边角废料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3-27
新年的时候,王老师的学生用金币巧克力的金色锡纸,做成非常漂亮的小裙子,还在裙摆上写了“我爱你”的“暗语”(像钢印一样,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真的让我惊奇!还有用各种纸片,比如作业本的封皮、报纸或书?的边角空白,写的各种“情书”,还有画着七色花、许愿盒、雪梨树等等的自制“贺卡”。对这些孩子来说,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是“没用”的!

跟他们比,我真的很汗颜。在民权,几张卫生部门的宣传彩页,不过是很普通的很粗糙的粉色A4纸,就可以用反面给学生复印练习资料,可以做成彩色的七巧板;而我们每天在城市里,随手扔掉的广告彩页和纸巾难道还少吗?我们却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的奢侈浪费。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3-27
期待小七童鞋的作品呦!
别忘了发张照片上来秀一下。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3-27
这四个问题很有理论深度,应该号召大家广泛学习讨论,我同意钢七连的看法,这是OFS志愿者在支教地特定环境下应该具有的、对自身的深刻认识。我们对自己的态度也决定了当地教师对我们的态度,作为个人,每位志愿者都是学校的过客,但从OFS组织来看,我们是整体出现的,并融入学校成为学校教师中的一员,我们遵循教师行为规范,我们同为教师教书育人,上海、北京不应该是我们的标签,我们是承上启下的OFS志愿者,继承发扬前辈志愿者们的优良作风,才能使当地教师和OFS的良好关系得以发展壮大,入乡随俗也就是要和广大教师打成一片,因地制宜,在向当地教师学习中挖掘你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创新并不意味着非要高科技技术和装备,贵在将创新的思想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实际效果是检验的终极标准,在目前特定的条件下,做到简单实用可能更能体现你的创新精神。

关于认字和简单数学运算,当年我家是这样教的:做n个边长为2.5cm的正方体,在6个面上可以分别用记号笔写着声母、韵母、常见字(带拼音或图形)、数字、加减乘除符号等,几十个积木已经可以写上很多东西了,玩游戏时,爸爸和儿子可以玩一人出声母,一人出韵母,看拼出什么字;两人各出一个玩加减乘除,出字组成句子,象玩骰子认字,甚至就玩积木等,玩一段时间积木上的字也就认识了,简单的教具,重要是要玩出花样,玩出效果。
梦想起飞的地方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3-28
楼上所言甚是。
创新的是思维角度,俺个人认为投入少产出多才是最终目的。
前天在县城里买少队用品时,看到一句墙体宣传口号:思路决定出路。很是欣赏。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3-28
我没有参加支教,但有幸在一次走访中结识了一些支教老师,在和她们的闲聊中也听说了支教的种种,在此,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很赞同小七的支教不等于扶贫。记得走访的时候是一位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的孩子家,当时经过了两个乡,这两个乡在一座山的两边,但贫富差距确很大,我们问其原因,当时带队老师无意识的说了一句话:因为那边的人没有这边的人勤快。所以贪穷是有原因的,支教老师的到来是无法改变这个地方的成年人的固有思维的,所以我们选择支教,选择那些单纯的孩子们,让他们学习如何渔,而不是如何拾鱼。。。。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3-28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3-28
突然明白了支教老师肩上承担所的不仅仅是短期的教学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年轻的志愿者老师能有这么理性、深刻、清醒的思考,值得学习。
每颗心都渴望被温暖的目光关注。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3-29
我觉得支教是一种义务行为,一种想让孩子们过得更好,一种让孩子们有能力追求更高理想,实现梦想的方式,不应该太计较个人得失,加上过多的利誉思想,支教的条件能稍微好点就往好了做,这样老师也能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于孩子们...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3-31
五、学校需要怎样的支教老师?


    想说的话太多,想先看看各位前辈、同仁、朋友的说法,RT。

OFS爱心支教志愿者基本要求
  1. 年龄:年满二十三周岁;;
  2. 学历:大专或者同等学历以上(支教学校初中要求本科以上);
  3. 本期志愿者支教最低时限:2011年2月底-2011年7月
基本要求:
  1. 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有一年以上的全职工作经验,原则上不接受本科在校生及应届生申请;
  3. 身体素质良好,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耐劳;
  4. 有团队精神,易相处,善于与人沟通;
  5. 有一定经济基础,可以负担支教过程中的所有费用(住宿由当地学校提供);
  6. 教师或者或相关工作经历3年以上优先考虑。
[ 此贴被钢七连在2011-03-31 11:13重新编辑 ]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3-31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几个问题实际上不是志愿者个人,而是OFS的问题,我们对外一直是“招募”志愿者,并没有明确志愿者的身份,那么OFS究竟是"招聘"还是"中介",还是两者兼之。OFS应该倾向于招聘,把志愿者揽入怀中,作为OFS的一员向学校提供无偿服务,但志愿者可就不一定这么想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