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06阅读
  • 26回复

OFS每日一辨:支教应该是一种精神行为还是物质行为?12月22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12-22
每个人的定义不同,物质和精神,很多时候就紧紧连在一起的。 >De\2gbJ  
o_p//S#q  
但支教所给予人本身的,比物质来的真实和温暖。在物质行为逐渐壮大的当今,一些微小的善举,也突然变得强有力。 HHD4#XcU  
所以,撇开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悖的东西。支教变得清澈,然后在这当中,人也会变得通透。 3ryIXC\v  
6I(y `pJ  
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物质填满的。
巍笑生活。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12-23
大家可以从支教具体事件出发分析,否则就要变成人性的大讨论了。哈哈
十字路口淡淡相遇,风起,剩下那弥散的眼神......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12-23
确实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的二元划分,一味地讨论精神与物质总给人一种在书房里的泛泛而谈。 EXg\a#4['  
社会是现实和复杂的,像看到几位支教老师的经历还有我老家的一些学校,支教不是单纯的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u#?K/sU  
老师需要生活费,学生在父母环境的影响下不一定愿意学习。 V^=z\wBZ  
师范生或者一些起点较高的同志或者会都往沿海城市里跑,但一些在乡间的起点较低的高中生对老师这个职位会垂涎三尺,用关系挤占进去,坐着不干事,找义务支教的老师来上课。 {Q?AIp6u|  
偶尔有些孩子的手脚会不干净,男孩子会欺负侮辱女孩子,就得靠老师当场发挥处理教育。 B=#rp*vwL  
去支教的同志得不到家里的支持,另一半觉得这种抱负很难代表一种稳定生活的态度要分手。 Ob?>zsx  
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抗病抗风险的能力会变得很弱。 Y4}!9x  
我们国家在一个城市化的进程里,乡间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品质相差太大了,国家的投入不足使得农村老师的待遇很成问题,高等教育一般都集中在城市里,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后很难回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V< 0gD?Kx  
来来去去的支教老师或者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他们不一定会体谅老师的处境和支教的意义。 QfB \h[A  
ZPn`.Qc  
家庭和责任、个人自身价值的满足、外来的冷漠和伤害这些问题不是单单讲精神就能解决的,需要物质去打造一个体制或者提供支援,要很多人一起去努力。回到志愿者本身,要有相当的经济能力来支撑自己,要有成熟的经验和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正如三楼所引用的,“当华丽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女人,长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12-23
引用第21楼takeyou于2009-12-23 09:06发表的  : R~CQ=KQ.  
大家可以从支教具体事件出发分析,否则就要变成人性的大讨论了。哈哈
U;:>vi3p  
那楼主是否应该把辩题约束一下?我把你说的支教理解成一种社会行为,而并没有针对某次具体的支教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12-23
是一种精神物质吧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情撕碎了给你看!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9-12-23
楼上这个就比较虚幻了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9-12-24
支教是物质缺少而衍生的一种精神行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