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64阅读
  • 0回复

[心理健康]一封来自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公开信——关于灾后心理干预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6-04
刚刚收到的一封邮件,内容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会组委会不断接到各地代表和心理学工作者的电话或者邮件,纷纷询问如何组织志愿者前往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事项。

然而,在这里,我想与您分享一封来自灾区的心理学工作者的令人震撼的邮件,相信您读后会有和我们一样,产生另外的思考:

主题: 回复: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组委会

    我是四川绵阳极地阳光心理咨询公司的全职心理咨询师曾力军,全国心理学界的朋友的热心帮助我很感动,但这次灾难太大了,我的深切感受是没有稳定的组织结构,没有系统的持续的心理工作,帮助显得很无力。我是灾民,同时也是救灾志愿者,地震后第三天就开始投入心理急救,我感到耗竭,走马灯似的外地心理援助者让我们感到被抛弃。。。


因为文化、语言(口音)等问题,在心理援助方面,本地的心理学工作者比外地志愿者更有优势。 现在灾区最需要的,不是"走马灯似的的外地心理援助者",更重要的是把本地的心理学工作者组织起来,给他们系统的培训与督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国家、来自组织的力量!

  目前对我们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建立我国长期的心理援助机制,这是一场持久战!现在"国家心理援助领导小组"已经成立,组长由张侃先生担任。专家们从前线回来后,就在日以继夜的着手编制《汶川地震20年心理援助纲要》,该纲要报国务院批准后,将以此为基础建立我们国家长期的心理援助机制。同时还在筹备在四川建立心理援助基地的事宜,基地的主要职责就是把当地的心理学工作者组织起来,进行统一培训与调度。

"国难兴邦",这次灾难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深层次的思考。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重大灾难中才需要心理援助的介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重大问题,对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家庭、特定的人群都是一场心理上的"灾难"。因此,心理援助技术、危机干预技术,对我们心理学工作者来说,可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据说在将来一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中,也可能考虑增加这部分的内容,由此可见国家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视程度。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组委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