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247阅读
  • 10回复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摘要(陆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2-20
— 本帖被 沉吟骑士 执行加亮操作(2008-04-28) —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o`{^ptu1q  
      63c\1]YB.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几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f*Yr*yC  
      =*KY)X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O T .bXr~  
    6/&|)gW',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设计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室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影响者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UL`% Xx  
  YA~`R~9d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室、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只是、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室设计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题材的安排以及环境的布置等),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演、讨论、联系以及实验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与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反思过程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H Yw7*  
1:Wl/9mL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知道,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EC7)M}H  
FA1h!Vit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uIR/^o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HEF\TH9  
    d?)Ic1][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几本特征: nT=XWM  
      ,Gy2$mglB  
        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者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eJ*(M  
    BB.120v&N  
        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t]8nRZ1  
    Pp`[E/ qj4  
        其三,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比若1—3随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 l @   
    TsY nsLQY  
      其四,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技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NB .SY  
    GB}!7W"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WMnxN34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rA A?{(!9x  
    qEfg-`*M  
      这里主要讲下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GYs(Y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义具体形象为支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制约者其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集体活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已有一定的评价。尽管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容易脱节,但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付钱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_Q7]Dw/w\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知道自己的行为,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1Sd<cOEd  
        ow*^ z78M{  
          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EXti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qq>Qi(>  
  iVA=D&eZ  
  人格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阶段。 .qrS[ w  
  d^I:{Ii'  
  1·基本的新人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U+:Mu]97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u^( s0q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0](V@F"~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t(xe*xS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此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承认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6*jU  
    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的教师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E51S#T  
K9) |b`E=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食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 1 ~V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S0?e/VWy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9(hI%idq  
jfpbD /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7E;`1lh7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 B* k|NZj  
  O&r9+r1`  
    总体来看,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这样几个趋势: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Q; BD|95nl  
  '}F..w/  
    以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为例,6、7岁以下的儿童对他人的认识首先是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如姓名、身体特征、财产、外部的行为等。7、8岁以后,逐步增加使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抽象形容词,也逐渐可以抽取他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行为规律,讨论他人的行为动机。在对权威关系的认识方面,8岁左右的儿童出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看法,认为权威是一种相互的关系,应该服从权威人物,因为权威对自己有帮助。9岁左右的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合作的,权威者和地位低者具有相同的权利,但前者对后者的幸福负有责任。到11岁或12岁时,儿童认为权威关系是完全合作性的,是彼此共同认可的,并与具体的情境有关。在接受某人为权威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能力外,还要考虑情境的需求。 R{q<V uN  
8}?w %FsN#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0 SgEUZr  
    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承认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同事,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0 L)B{|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对教师要求绝对服从。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并重视教师的评价,对不喜欢的教师予以消极反应。学生的各种表现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与评价,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特点、期望等因素也以直接或简介的方式影响学生。  ](>YjE0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89L^I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星系、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fr8hT(,s)  
_C@<*L=Q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直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现实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Gk!CU"`sP  
69N8COLB  
    智力差异,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VN]j*$5   
fhmBKeFdV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duoM >B>8]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U9"Ij}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eOJ_L]y-  
(个人认为孩子各有不同,不能因为某方面的不好整个否定了这个孩子,需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引导,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信。) Dw.Pv)'$  
o^Qy71Uj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omfWWpK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nF`'olV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QG5)mIJ  
    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联系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同时,我们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一般性只是经验和道德规范,往往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们却影响着人们未来的行为潜能。 ';I(#J6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发展。因此,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ek`6 Uf  
lhB;jE  
          第四章学习动机 m.c2y6<=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cX|(/h, W/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u]1j@Id  
  n_4BN OZ~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种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学习需要就成为学习驱力。 :.SwO<j  
-* W\$ P  
  奥苏泊尔(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一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UD_8#DO{m1  
6NGQU%Hd  
  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母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职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U,Th-oU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提倡鼓励教育,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前,最好单独找孩子了解情况在进行教育。) [9\Mf4lh#  
'%*/iH6<U{  
_g6H&no[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g&X X@I8+v  
        2C#b-Y 1~N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学习。  由于迁移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系的经验都是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
[ 此贴被cathrynchen在2008-03-06 23:1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叶落城市 威望 +30 辛苦!!! 2008-02-2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2-21
辛苦了 6nW]Q^N}  
_EC H (  
好东西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2-21
可取,辛苦了老师。
学会理性冷静的思考并取舍!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2-21
是不是写的好啰嗦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3-06
不会啊,只是太学术了些~呵呵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3-08
我知道你很痛苦!你真是一个好老师!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3-09
要是能有个案例在每段文后就更好了... 8WLBq-] G  
(是不是太苛刻了,这个要求...)
爱过 笑过 哭过 痛过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3-26
呵呵,发表了,辛苦了。
ooo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05-12
学习了,呵呵,谢谢楼主
简单  快乐  自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07-02
学习中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7-31
啊 楼主 后面呢 后面了 这本书封面是绿色的么
  鯹騏⒈至 鯹騏⒎﹎.s m i l e.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8-06
回 楼主(cathrynchen) 的帖子
楼主,能不能看全篇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2-06
楼主~~ Mby V_A`r_  
怎么没有教育学重点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