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16阅读
  • 3回复

怎样的课堂教学最有效——《十几减9》的案例与反思(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24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观察”等。新课程反复出现这些,我想目的就是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过程性,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这种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十几减9》这节计算课,我该怎样来体现上述理念,上好这堂课呢?在备课之前我就有点担忧: 2/]74d8  
8^FAeV#  
第一、          十几减9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没教学之前要一个得数不是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喜欢在老师面前大肆炫耀。那怎么样让这些个别学生在知道计算结果、已形成初步计算技能的同时,对计算过程感兴趣,对课堂教学本身感兴趣呢?这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重点。 M XX:i  
YLEa;MR  
第二、          操作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了解计算过程,必定要展示其过程,那么操作的材料是选择传统的小棒还是其他?操作的形式是个别示范还是合作交流? R^*h|7)E  
Z[{k-_HgAm  
第三、          在既没有教学挂图又没有投影片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更主动地学? h *JzJ0X  
}&{z-/;H  
那么别人是怎样来创设本节课的情境和设计新知的探究部分的呢?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现部分摘抄如下: vS$_H<;P  
H ^<LnYZ  
案例一:教学情景的创设部分 2UF ,W]  
X\a*q]"_  
1、(出示宠物皮卡丘)你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rL=_z^.P  
X>`5YdT~+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同桌边说边对拍) _Ka6! 9  
;F:~HrxT}  
(1)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HPQhN_  
4tb y N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oPc\VYW  
:~1sF_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vaC?d3   
P}kp_l27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h/t{= @ .5  
xc HG5bg |  
你拍5,我拍5,两数凑数不马虎。 &S8Pnb)d  
T1&^IO-F7$  
(2)“十的组成”对口令游戏。(略) pDg_^|  
}}g.L|  
3、复习十几的组成。 ]$VYzE2e  
_FRwaFVJ3  
同学们干的真棒。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快, RTgR>qI&)  
M#PutrH  
17可以分成10和几? a9=pZ1QAG  
gPu0j4&-  
12可以分成10和几? zL<<`u?  
[z^db0PU  
15可以分成10和几? =Bq3O58+  
4CT _MAj  
4、创设情境。 Z.]=u(=a  
]S=AO/'  
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 )O~V3a  
pRAdo="  
)t-Jc+*A>  
#`>46T  
qf7oG0  
W]t!I}yPR  
反思: .-Xp]>f,  
_ `RCY^t  
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和巩固十和十几数的组成,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的准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是很有兴趣,那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建构吗? 6_s_2cr  
CfWtCA  
案例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部分。 xp4w9.X5(  
M^E\L C  
1、(出示主题图引入,提出数学问题,列式12-9) L:(>ON  
BV8-\R@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wLDWD,"K  
Z?#_3h$"T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EMV<PshW=  
r[TTG0|  
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2K Um(B.I  
RKY~[IQ,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np %urx!  
.=nx5y z  
(1)    数一数 FccT@ ,.F  
2'38(wXn#  
一个一个的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6Wm`Vj(s  
d0;$k,  
(2)    摆一摆 !p4y@U{  
DeAi'"&  
①    把12根小棒分成2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r&q;ER  
g@<E0 q&`$  
②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bHi0N@W!vG  
J *lKXFq7  
③    想加法算减法 @"\j]ZEnY  
c:R`]4o  
以为9+3=12,所以12-9=3。 7HpfHqJ7  
\;h+:[<e1  
…… ,1s,G]%M  
aa'u5<<W  
反思: ^zMME*G  
@LzqQ [  
这是一节全国性的公开课,这位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我所不能比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独立的计算尝试,不断地发现与别人有所不同的算法,再通过交流,使头脑中那些初步的计算思路得以清晰、明确起来,或者在倾听同学的陈述中获得启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而我的学生能吗?他们能主动探索,能把自己的发现同别人、一起分享吗? TaZw_ )4c  
UA{tmIC\  
在上述两篇教例的启示下,我开始设计了《十几减9》,其教学过程如下: \GR M, c  
Gg\805L@  
一、创情境,提问题 :a 5#yh  
}nQni?  
课前在讲台上放上13瓶墨水(10瓶的一盒和零散的3瓶) 9 NO^ '  
!&3iZQGWv  
师:刚才下课前,小朋友围着这个盒子非常好奇,纷纷问我,这盒子里是什么呀?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呀? mv,<#<-W  
JMUk=p<\  
生:是墨水 epWO}@ b a  
师:(故作惊讶状)你怎么知道的? KVvzVQ1  
/%#LA  
生:因为盒子外面写着“高级碳素墨水“ Zw)*+> +FV  
}[[  
师:太厉害了,那你猜猜里面有几瓶墨水呢? d=TZaVL$$  
@-~ )M_  
生:10瓶。 >~g(acH%`x  
z g@,s"`>  
师:又怎么知道的? m5G9 B-\?  
D};zPf@!p  
生:外面不是写着“10瓶装”嘛。 ~1NK@= 7T  
;}t EU'&  
lYS+EVcR  
j#C1+Us  
M%3 \]&  
g `)5 g5  
师: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老师准备拿走9瓶(板书:拿走9瓶),你想老师会怎样来考你们呢? DRBRs-D  
q\B048~KK  
生:我知道老师要问我们的是:还剩几瓶墨水? 0{8^)apII  
|b@H]c;"  
师: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那还剩下几瓶墨水呢?(板书:还剩几瓶?)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9_RI(a.}  
0u?{"xH{+}  
生:13-9=4 \G3 P[E[  
`+4>NT6cu9  
师:这个“4”表示什么意思呢? {EoRY/]  
)]=1W  
生:“4”表示剩下的瓶数。 T4OH,^J  
`ehZ(H}  
师:(演示:指着外面的3瓶)要拿走9瓶不够,怎么办?你能帮助李老师吗?(故作为难状) HOn,c@.9Y  
6(Qr!<  
生:从盒子里拿呀 Bc/'LI.%  
?HP54G<{xz  
二、引导交流,探求新知。 # !m`A+!~!  
_:: q S!  
师:你们能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代替墨水瓶试着拿一拿。(学生独立操作) \,w*K'B_Y  
Y=%SK8]Q;  
师:把你的拿法能展示给这么多小朋友看吗? h"7:&=e  
cmzu @zq  
(生上台操作) Mp V3.  
uG|d7LS,%  
生1:我先从外面拿走3瓶,不够,再从里面拿6瓶,盒子里还剩下4瓶。(板书:9-3=6,10-6=4) ii.L]#3y  
W-QBC- 3  
生2:我与他的拿法不一样,我直接从盒子里拿走9瓶,在把剩下的1瓶与外面的3瓶合起来是4瓶。(板书:10-9=1,1=3=4) 62R9 4  
=5UT'3p>  
师:我9瓶墨水拿不过,怎么办? |NbF3 fD  
=aWj+ggd@  
生:用一只塑料袋装呀 Gj~1eS  
+B 4&$z  
师:可我今天没带。 d,Fj|}S  
\k#|5W  
生:老师我知道了,你只要取出一瓶,连盒子一起带走不就得了。 /D] V3|@E  
H O^3v34ZO  
师:(教师学着示范)这个注意不错。 IZ$7'Mo86  
V-y"@0%1  
生:老师我不拿,也能算。 X `[P11`  
Br}&  
师:你有这么大本事,那是怎么算的呢? >y2;sJ4]D%  
Vr1Wr%  
生:我是想加法的,我们不是学过4+9=13,那13-9=4(板书:想加法  算减法) qfO=_z ES  
)YDuq(g&  
师:很不错。你们太了不起了,想了这么多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算起来最快?(生答略) GwOn&EpY!  
4k HFfc  
三,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计算方法 D^?jLfW8  
!J5k?J&{=  
师:你们喜欢游园活动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书中的小朋友去参加游园活动吧,请把书本翻到第10页,看小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呀,他们在干什么呀? hnQDm$k  
_^)Wrf+  
生1:他们有的在套圈,有的在买气球。 Nh I&w l  
B@:c 8}2.  
生2:还有,他们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买风车。 9>t  
LP{{PT.&X  
师:玩着玩着他们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吗?(愿意)看看谁遇到困难了? "Ih>>|r  
6,ZfC<)  
生:套圈的和买气球的 I^M %+\  
re\@v8w~  
师:我们去看看卖气球的阿姨遇到了什么困难? 69 PTo  
$`2rtF  
生:有12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7j>NUx=j3  
*H"IW0I  
师:能列式解决吗 yj^LX2x"  
y^rcUPLT  
生:12-9=3 Q^&oXM'x/i  
Kk}|[\fW  
Vvth,  
Ao aRlk-#  
|Ef\B] Ns  
wD|3Czc  
师:“3”表示什么意思呀? 6@7K \${  
P87!+pB(  
生:“3”表示剩下的气球 4Y):d!'b  
fn%Gu s~  
师:那“3”是怎样得到的? |WopsV %  
Z~g I)  
生1:我是从图中数出来的 *wgHa6?+7  
Ub0hISA  
师:对,这也是一种方法 WjyuaAWY  
cTA8F"UGD  
生2:10-9=1,1=2=3 9`"o,wGX3  
[79 eq=  
生3:我是想加法的,因为3+9=12,所以12-9=3 WIytgM  
oD$8(  
…… 4%8}vCs  
6.o8vC/PZ  
师:那套圈的小朋友碰到什么问题了? dLtSa\2Hn  
[-Zp[  
生: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有几个没套中? hX-([o  
+ d[A'&"  
师:你会帮助他解决吗? -BY'E$]4  
1'skCR|!<  
生:14-9=3 $Hx00 ho  
3:">]LMi  
师: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2gDhoO_  
U Hej5-B  
…… }Yi)r*LI3  
R W= <EF&  
师:观察板书:13-9=4  15-9=6  14-9=5 O/X;(qYd  
yI&{8DCCw  
  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9Tgl/}q)  
o/EN3J  
生1:它们的减数都是9 Sv*@3x  
L<kIzB !  
生2:我还知道被减数都是十几 /`M> 3 q[  
}Pm>mQZ},  
师:对,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板书:十几减9),十几减9这样的算式还有吗? U oskfm  
h'i8o>7  
生:有 b#**`Y  
AML8.wJ  
师:你还知道哪些算式呢? 59?@55  
:$bp4+3>  
生1:11-9  12-9  16-9  17-9  18-9  19-9  20-9(学生回答,教师有意的随意板书:11-9  12-9  16-9  17-9  18-9  19-9  20-9) @%4MFc0`!  
c0J=gZiP  
生2:20-9不是  0p8Z l  
?'xTSAn  
师:为什么不是呢? ~s}0z&v^te  
pK)*{fC$`  
生:因为老师的要求是“十几减9”,被减数必须是十几,不能是20。 _xg4;W6M=  
{U$qxC]M  
师:你觉得有道理吗,我能否擦掉?(学生点头,教师擦掉20-9) ]r #YU0  
"[`.I*WNo  
师:现在没有了图画,也不能摆小棒,你能算这些题吗?(学生点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算一算。 -mSiZ  
j3Ng] @N  
(学生自己算) 8+m[ %5lu  
CaX0Jlk*  
师: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算的很快,你能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dE0ohWb  
U=?hT&w\S  
生1:我算的是18-9,先算10-9=1,再算1=8=9 5^Gv!XW  
x.V6C0|6"  
生2:我算的是11-9,我是想加法算的,因为2+9=11,所以11-9=2 lpW|GFG  
;z6Gk&?  
…… 4Xna}7  
87/!u]q  
师:(指着板书)对于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意见吗?(学生摇头)老师却对自己的板书有意见。 q<Zdf  
pUvbIbg+  
生:老师我也有意见(很多学生纷纷在下面说)  nI1DLVt  
E$$pO.\  
师:说说看 #n=b*.  
kI|Vv90l  
生:老师你的板书太乱了。 J`6X6YZ  
sUaUZO2V  
师: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n.uA-`[a  
T5mdC  
生:应该按顺序排。 @ljvTgZ(X  
-Jo8jE~>V  
师:你们能帮助李老师吗?动笔把算式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写算式) Km~\^(a '  
OD,"8JF  
师:谁来说一说 -rU~  
9Fe(],AzF  
生1:我是这样排的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 H1m{V  
vYh_<Rp5  
生2:老师我还有,我是这样排的18-9=9  17-9=8  16-9=7  15-9=6  14-9=5  13-9=4  12-9=3  11-9=2 Nhh2P4gH  
(Bta vE  
师:我发现在这些算式里有一个算式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学生齐说,他们也发现了)那么你们说是哪一道呢? _1z|Q C  
4dDDi,)U  
生:我找的是19-9 !i0jk,[B=  
]!>ThBMa  
师:能说说原因吗? ;WQ@dC  
rm7$i9DH2  
生!:因为这里有2个9,而其他算式没有。 us&!%`  
btq`[gAF\  
生2:我也认为是19-9,因为只有19-9得数是10,是2位数,其他的得数都是只有1 位数。 8\Y/?$on  
#!Iez vWf  
师:你们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理由不一样,(指着板书)只有19-9,个位9-9够减了,而其他算式不够减,都要向十位去借。(学生观察板书,也非常赞同) >".,=u'  
gTI!b  
师:小鸟们看见我们小朋友学得这么好,也想请我们帮帮忙,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你们愿意吗? Sz\"*W;>  
b\/:-][  
生(齐):愿意。(学生打开书,完成第13页第3题) F{1;~Yg%  
*>Z|!{bI  
生:老师,这里有一只鸟找不到家。 9/lCW  
9aLS%-x!+  
师:是哪一只小鸟呢? RB5fn+FiZ  
l@+WGh  
生:是12-9的小鸟  N-x~\B!  
,hj5.;M  
师:你们认为它应该找几号家呢? ],*^wQ   
zj!&12w%3  
生:3号。 >*xa\ve  
,&S ^Ryc  
四、课堂小结 ^!]Hm&.a  
5xZ*U  
师:马上要下课了,这节课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4jRsirx9  
Oeo:V"  
生1:我最开心的是会算了使几减9的算式。 >Z#=<  
\V@Hf"=j  
生2:能帮助别人,是我最开心的。 ,2F4S5F~rC  
Luxo,Ve  
师:是呀,能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应该开心,我们更高兴的是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老师相信,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我们能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njk.$]M|nf  
M@a?j<7P,m  
教后反思:  } z4=3 '  
|aiP7C  
1、注重关注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v1hrRf2<  
o C]tEXJ  
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不是一节、两节课所能达成的,而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我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更想关注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探求的过程,更想培养学生对数学、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如在本节课情境的创设部分,我在课前有意识地把13瓶墨水(一盒加3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在课前不自觉地产生好奇: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用来干什么呀?然后上课一开始我就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从外包装“10瓶装墨水”中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猜测、观察能力,并且也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如当板书出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后,提问: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算式很特殊,你发现了是哪道吗? Ol>"'  
yVThbL_YJ  
2、对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再思考。 LEM{$Fxo&  
zy(i] 6  
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新知思维程序和方法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自去体会,去发现。但是,本节课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中学生把注意力观注在”动”中,忘记了”思”,反而不利学生思维的开拓。那课堂中如何给学生的操作思维以导向,怎样来组织学生的操作才最有效?都是我今后应该值得思索的。 1v TncU!  
I0 y+,~\  
3、对最优化方法的思考 2#4_ /5(j*  
b\zRwp  
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既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特别是算法优化,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以及后面的几节课,根据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提倡学生采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而实际教学中学生更多的喜欢采用“破十法“,只有个别优等生。那么何为”最优“?书本的经验总结为“最优”?还是让学生在应用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符合学生思维的方法为“最优”呢? o0-7#2  
Gt&x<  
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5
这些老师真棒!佩服中。。。。 Lm<"W_  
有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的幸运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1-06
再来看一遍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3-02
看见这篇我有强烈的反思  过几天去了 我要充分的想象 拿出几套方法出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