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报告 l 触摸大山深处的梦想

By:fan71345

触摸大山深处的梦想-2016年4月云南巧家走访报告

旅行,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它可以,让你暂时地摆脱原有的生活,  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用一颗谦卑的心去体会不一样的生活。

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再次踏上了走访征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做力所能及之事;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上所有爱心人士一起,让爱延伸一米,让爱多个机会……

写这篇走访报告,是为了向资助人向公益助学组织汇报走访情况,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在我们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今天,社会上仍然有很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走在辍学边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资助。

走访地点:云南省药山镇巧家县
走访日期:4月5日~4月7日
走访人员:国泉、PC、丁鹰、小凡、莉萍、Lucy、阿健、苏姐、根凤
走访学校:巧家一中、巧家二中、巧家三中、药山中学、大村村小、半菁小学
走访任务:发放高中学生奖学金、约谈新一期奖学金申请学生以及走访学生家庭了解情况
走访学校与日程:

  • 4月5日:巧家一中、巧家二中、巧家三中
  • 4月6日:药山中学、药山镇塘上村和大富村的7个学生家庭
  • 4月7日:药山镇大村村小、半菁小学;药山镇发泥村,天生村等8个村落的13个学生家庭


 一张地图  
昆明至巧家,巧家至药山,药山至乡村学校,学校至学生家庭,一路不知翻过多少大山,驶过多少沟壑。山路崎岖颠簸,一面是陡峭的崖壁,一面是万丈深渊,一路的惊险让几位队友唏嘘不已,时刻瞪着眼睛,双手紧握车扶手,每至急转弯处都全身紧张,眼口手脚心脑并用,为司机助力,也不时见缝插针的提醒司机,慢点开,再慢点开。

手绘的这张地图看得出需要走访的37个学生家庭,零散的分布在大山的各个村落,也并不是都能驱车前往。为节省时间,我们分为了四小组,体力好的PC独自扛起了步行走访的重任,其余三队乘车奔向大山深处。可天公不作美,大雨使得山间小路更加湿滑,司机师傅的话让我们心惊胆战:“车子不是开过来的,是溜过来的!“ ”车子后轮横着走“ ”这个坡可以开下去,但是回来就上不来了,太滑!“    无奈只能放弃几个家庭的走访。步行的PC虽有热心家长摩托护送,但也因贡献了雨衣给家长,自己淋的浑身湿透。

一间教室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总人口60多万人,但由于历史原因只有三所高中,三中今年刚扩招招收高一学生, 高中入学率只有50% ,也就是说一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就会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政府计划在巧家再修建3所高中,但这还需几年时间才能实现。考上高中的家庭大多贫穷,很多家庭难以负担学生每年最低六、七千块的生活费用,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辍学的现象并不少见。

巧家高中的学生都是寄宿,学生每年只是寒暑假回家和亲人团聚。我们走访的三个中学的校舍条件尚可,但是班级学生人数庞大,动辄七、八十人,甚至有超过100人的,老师上课不得不使用扩音设备。巧家县气候炎热,教室内没有安装空调设备,我们在四月初晚自习时间已经体会到了热浪的问候,汗流不止。 虽然教室条件不尽人意,但同学们积极乐观毫无抱怨。

一个信封  
得到奖学金的同学基本上在学校品学兼优,家中的困境并没有磨灭他们要求上进渴望知识的热情。即便如此,平心而论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不见得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学校往年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学生、家长,包括部分老师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如果一个学生不能顺利考上大学,这三年的高中学习和这张高中毕业文凭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居高不下的辍学比例就是这种困惑的产物。在巧家,一个高中生中途辍学追随父母亲戚去外地打工是很普通的现象。我们这次有一个奖学金获得同学就在这学期开学后选择了跟随父亲去广东打工。他的班主任老师打了几次电话给他,也给他的父亲做了工作无果。老师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他无奈地告诉我,在他不太久的巧家二中教学生涯中,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他带过的班级曾经一年辍学率高达20%。

一间食堂  
药山镇的各个村落,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家庭走访路过的木瓦村村小,操场正在修建,学校食堂也一直没有完工。据说食堂已经动工2年多了,仍不知何时能生火做饭。目前学校上午十点上课,下午四点放学,学生午饭只能是政府补贴的的营养餐,一盒牛奶,一袋面包。想象着孩子们要是能在这样冰冷的下雨天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该有多好。

一座土屋  
游走在大山深处,山坡上的土屋是难以消逝的风景,贫寒总有千百种原因,但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仍会忍不住伤感。去年地震很多土屋垮塌,有点经济能力的家庭,会向亲戚借款再拿些政府的补贴建新房,而仍然有很多家庭即使政府补贴也是建不起新房的,更有的家庭只能寄住在亲戚家。屋内也基本都是家徒四壁,家用电器几乎是看不见的,简陋的厨灶和床铺看得出生存的不易。

一餐午饭  
这里海拔高,土地贫瘠,农作物仅限洋芋(土豆)和荞麦,产量也仅够口粮而已。煮洋芋是很多家庭的主要食物,小小的发了芽的皱皱巴巴的洋芋,吃到嘴里堵在心头。身体好些的家长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多是体弱多病,孩子的生活学习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对于有高中生的家庭,面对每年六七千元的生活费用,压力可想而知。

 一把雨伞  
村上的小学基本都是非寄宿制的,离家远的孩子们每天上下学大多都是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即使雨雪天气山路湿滑危险,孩子们也不得不在泥泞的山路中前行。看他们轻快的脚步,能感受到孩子们内心的快乐;看他们清澈的双眼,能感受到他们心灵的纯真; 看他们洋溢的笑脸,能感受到他们面对艰辛生活的那份积极与乐观。

这里,我想引用OFSer北京大王的一段话:请不要带着怜悯的眼光去解读山里的孩子,不要觉得他们很惨,他们只是遭受了意外的磨难或正受困于穷苦,他们有信仰,有梦想,有爱着的人和被爱赋予的力量,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有韧性、有能量、有希望,而我们要做的,是力所能及,满怀善意。

一帮队友:
•        国泉:言语少而做事多的60后帅哥,任劳任怨的负责团队的财物工作。
•        PC:  热爱公益和运动,心有大爱、坚韧果敢;事事考虑在前行动在前;最难走的路他来走,最难做的事他来做。
•        丁鹰:公认的最佳后勤人员,被队友们亲切的称为“丁妈”,与丁妈出行,衣食无忧。
•        小凡:我本人,荣幸的担当队长一职,而一路上又是被各位哥哥姐姐关照最多的一位。
•        莉萍:60后的年龄,80后的容貌,爱心满满;公益推广大使,语言行动都走在前。
•        Lucy:一位考虑周全,见解独到,性格坚强的漂亮姐姐;从学生家里走访回来抱着我大哭的一幕让我见了女神最柔软的一面。
•        阿健:沉稳的外表,老顽童的内心,风趣幽默,欢乐多多,积极的心态感染着我们每一位。
•        苏姐:60岁的年龄30岁的精气神儿,和蔼可亲,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位大姐;
•        根凤:刀子嘴豆腐心的一位外婆级人物;克服体力困难坚持完成走访工作,您的精神感动着我们。

我们从远方来,带着爱心,带着善意;
我们还会再来,即使不是我们本人,会有其他带有OFS标志的志愿者;
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勇敢前行,我们去触摸大山深处的梦想……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