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47阅读
  • 3回复

学科教学岂可将教材抛在一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11-03
“以大纲为纲,以本为本”,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之后被告知的第一句话。意思是,中学的学科教学,一定要以“教学大纲” 为纲,以课本为本,要不然,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新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教材实行“一标多本”,在教材的使用上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新理念。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就可
以把教材抛到一边了呢?

    我现在在高二年级任教,还兼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常常要利用学生自修的时间,督促检查他们学习、复习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课程的工作,指导他们如何在课前预习课本,课后复习所学知识,也就是指导他们看书,看好书,在看书中看出一点效益来。然而,这两天,我特别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同学,在复习政治等相关科目的时候,不是在看书,不是在书上按照我的要求勾勾划划,而是手拿一张复习资料在拼命地背有关知识点。接着,我更惊讶地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全班都是如此,再将几位学习认真、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教材拿出来一看,竟然书上一个字也没有。再一问,回答是,老师在课上就不要求他们看书,而只是发了许多的“教学案”,只要求他们将教学案上的内容背熟就行了。

    细究一下,这好像也并不奇怪。在应试教育下,凡是能够在短期内出效益的方法,有谁不去用呢?至于这样那样的死记硬背是不是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知识,是不是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已经不再重要了。不仅政治、历史这些似乎需要记忆的学科是如此,就连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学科也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奋进,只是表现形式略有不同罢了。以高中语文为例吧,高一、高二的时候,拼了命地向前赶进度,要将规定的教学进度提前完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词“提前进入高三”。时间不够,就自作多情地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舍弃不学,如戏剧单元,与教材配套的读本内容更是扔在一边。“进入高三”了,教材更是扔到一边,用的是图书市场上流行的各类复习资料和各式各样的模拟考卷。教材,被资料取代了;教学,更是被大大小小的考试取代了。

    前些年,还有人在提醒,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回归书本”。现在,这样的提醒早已被抛之脑后。教材已是可以在中学里退居二线三线的多余物了。真不知,长此以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的是什么样的基础。

    (文章来源:滋兰树蕙又一年http://zilan鄄zai.blog.sohu.com)
我们希望希望生命创造奇迹, 我们希望希望爱情温暖心灵……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1-03
呵呵,这个贴俺保留意见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6-23
我最崇拜的老师就是不用教材就能上课的~~
  活在当下,Just be myself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1-14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